\

客厅长边摆放的视听设备


一、视听发烧火力全开

本文标题的“多套器材”一是指设备,二是指本人——在下使用此网名已近十年,当时虽已有十几件器材,但远称不上多套,那时取此网名,或许是立下要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逐步发展到多套的决心。

自二十多年前步入视听发烧不归路开始,无论经历过何种变迁,我都从未减弱过对影音发烧爱好的痴迷与追求,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花钱买器材买软件买周边设备,购买过的近百件各类设备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买过的各类视听软件(介质)如CD、LD、MD、LP、VCD、DVD、蓝光BD、音乐磁带、录像带等六千余件,自己刻录CD-R、DVD-R,录制音乐磁带、录像带两千余件,下载的影视节目千余,拷贝、购买存于硬盘的各类音乐5TB,线材等各类周边设备换下不用(或“离岗”待用)的就有几大箱,自然还有多件闲置器材。近三十年来在这方面的投资粗算近40万元。

作为Hi-Fi、AV双料发烧友,限于经济能力,在设备档次上我无法与很多高烧友相比,但在使用器材的数量和视听的多种方式上(均指正在服役的而不包括闲置的),说句大话:即使在全国全球我也自信难有超过我的(当然不是别人比我组建设备的能力差,而是我在这方面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可能太极端太另类)。在寒舍约30平方米的客厅(兼视听间)和两间共约28平方米的卧室内,我正在使用的器材有多少呢?音源、影音源设备12种27件(黑胶唱机、SACD机、数码流音乐转盘、收音头、MD机各1台,音乐磁带播放机、Hi-Fi录像机、HTPC各2台,纯CD机3台,有线高清机顶盒、高清(硬盘)播放器各4台,蓝光BD播放机5台),DAC解码器1件(另外SACD机也兼DAC),功放3类10件(双声道音乐功放、耳放各3台,多声道AV功放4台),中高端耳机4只,音箱40只,投影机2台,电视机3台,电源滤波净化器8只(另有多只插排),各类切换器、分配器、转换器及各类线材若干。


\

主音响器材架以外的补充音源


以上这些加在一起近百件的设备真的是都正在使用吗?真的是!而且这些机器的所有接口几乎全部连接(有的还作一分二的扩展),达到最大限度的互相关联,各种视听方式频繁变换使用,想以哪种方式观影、听音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由于器材使用方式太多,专门打印了自用的“视听设备音源、影音源接线备忘录”和“视听设备开机使用信源位置备忘录”手册)。至于如此繁杂的追求、设置与操控是否有必要或有意义,这就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了,在别人眼中可能(或肯定)认为纯属多余,而本人在多年来的不断思考、持久追求和每次的操作、欣赏中得到了快乐和享受,因而这样做对我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发烧的前十几年玩器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自己录制音乐和视频节目,除用电脑制作CD-R/CD-RW外,设备中必有的器材是磁带卡座、磁带录像机、光盘录像机、硬盘录像机,近五六年来最大的改变除了设备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以外,就是把各种录像机撤除入库了(最近又恢复了双声道磁带录像机,但只用于音频录放),这主要不是个人爱好的改变,而是科技发展所致,因为各类存储的、在线的、互动的影视内容极多,自己录制已无意义。虽然取消了各种录像设备,但又陆续增加了其它影音设备。或许是发烧在我头脑中占位置太多,抑或自己把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近二十多年来大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自用的视听系统弄得更强大更多样更得心应手(几年前脑海中曾出现过一句话:要把视听设备“武装到牙齿”),也曾想过如果有一天如愿以偿了,没得可想可增加可改变而只剩下操控器材了,在享受之余或许还会夹杂着一种失落(有如垂钓爱好者,只吃鱼不钓鱼就少了趣味)。然而,这一天似乎真的到来了。


\

两台AV功放做14声道功率放大


寒舍视听设备的分布主要是:摆放在客厅长边的多音源纯听音系统和大屏等离子视听系统,摆放在客厅窄边的100寸投影幕/14.2声道视听系统和多声道听音系统,两间卧室的视听系统和床头耳机听音设备。主要的视听系统大致分为十几套,若从不同器材的搭配角度划分视听方式,由于所有器材都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互相关联性的连接,因而视听方式就有上百种了。


二、关于14.2声道的补充说明和解决办法

本人曾在《家庭影院技术》刊发文稿介绍过寒舍的14.2声道系统(见本刊2016年7期《对家庭影院多声道设置的思考与实践》),在先前9.2声道基础上又增加了上方高位5声道,信号先是取自主功放的前级输出,但因输出电平极弱,便改由各个影音源器材的光纤、同轴数字音频输出取信号,几经搭配实验自以为达到了声音同步。拙文发表后发现了新问题:当时的试验没开启投影机,由影音源给主功放的HDMI输出音频和给添加功放的光纤或同轴数字音频,声音是同步的,后来发现只要开启投影机,主功放控制的所有声道声音立即出现延迟(约1/4秒),个人理解的原因是,影音源至投影机的视频信号是经过功放的,说明功放在对来自影音源器材HDMI传输信号的处理(影音分离和各自的解码)时,视频音频都有零点几秒的延迟。针对这个问题最后的解决方案是:1、新购了先锋副旗舰蓝光机BDP-LX58,此机有2组HDMI输出,可分别设置为只输出视频和音频(当然也可设置为2组音视频都包含),作此连接(分别直连投影机和功放)并设置后,不但有更好的画面和音效,而且两功放声音同步的问题彻底解决;2、新购的开博尔副旗舰高播机只有1组HDMI接口,便添加了一只有源1入2出HDMI分屏器(不是二选一的切换器/分配器,而是2组同时输出),这样投影机的视频信号不经过功放,输出到两台AV功放的音频信号就能够同步了。系统中还有其它几个影音源器材,就不用此方法参与14.2声道而只用9.2声道了(亦可单独使用房间高位的5声道加.1低频,做休闲式听听背景音乐)。


三、多种连接欣赏多种音色、音效

多种视听方式中的观影无外乎将各件影音源器材与视频处理、显示设备相连接,相比之下听音则比观影复杂多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器材接口来发挥器材的功能,我对所有器材进行了各种可能的连接,收到的是各种不同的效果,由于太多不忍占版面赘述,仅举几例:


1、欣赏两台SACD/CD机的不同解码音效

斯巴克凯音CDT-17A(纯CD机):一是以XLR平衡数码线连接至双ES9018S解码器,可得到由功放到音箱和由耳放到耳机的2种听音,这是双ES9018S解码后的声音,特点是高解析力下具有突出质感;二是以XLR平衡转RCA莲花连接至纯功放至音箱;三是以RCA模拟直连另一台耳放至耳机,这二、三两种是双PCM1792解码后的声音,特点是音乐味道浓郁,规模辉煌;四是以同轴数码线连接天龙DCD-1650SE(此时1650SE只作DAC用)至功放、音箱,此时是AK4399解码后的声音,特点是理性沉稳、饱满细腻。


\

SACD机


天龙DCD-1650SE(SACD机):一是以模拟RCA连接至纯功放、音箱听高解析高音质的SACD和CD音乐;二是以数字光纤连接至双ES9018S解码器,既可听音箱也可听耳机;三是以数字同轴连接至AV功放,用于听多声道的DTS-CD音乐。

以上放音时虽然播放器是同一个,但不同的传输路径由于解码和各种处理芯片不同、还声设备不同、唱片种类及声道数量不同等,自然会有诸多不同的听音效果。


2、任何一种音源都可实现双声道和多声道听音

听音室(客厅、卧室)内的所有音源,经过器材间的连接,都可达到以双声道或多声道听音:双声道听音是纯听音传统的、本源的方式,也是本人听数码流、CD、黑胶的主要方式,关注点是音质、音色、音场、音乐线条。多声道包括两种,一种是音源本身就是多声道,例如DTS-CD、Dolby-CD、某些SACD、DVD-Audio以及影碟中的一些音乐会,听这种音乐各声道(不同的声音内容)分离明显(当然多声道音源也可用双声道模式听音,经处理后所有声道的内容都合成分配到左右声道,不会丢失音乐信息);再一种是将双声道音乐处理成多声道模式,与本来的双声道听音相比,特点是声音来自前后左右,以多声道环绕声营造包围感,虽然音源只是双声道,但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后,也有类似于多声道音乐的声道分离效果(例如听歌曲,人声只从中置声道发出,左右前置及环绕声道音箱出来的只是伴奏器乐声)。


\

主卧室设备


\

卧室用AV功放


3、利用音频分配器、切换器扩展听音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设备的功能和达到更多的视听目的,我使用了很多音频、视频方面的分配器、切换器和转换装置,例如HDMI、光纤、模拟RCA等多入多出切换器、分配器等。使用较多不一一尽述,仅举三例:一是听调频广播,由室外高架无方向性大天线引入信号后,接入一只有源调频信号放大器,共分离出4路信号,分别给收音头和客厅、卧室3台AV功放(均内置AM/FM调谐器),这样可用4台装置收听调频音乐广播。二是使用2入1出(4组接线柱转2组接线柱)切换器,可达到Hi-Fi功放与AV功放(其中主声道)共用1对音箱,分别听普通CD和DTS-CD。三是听黑胶,使用一只单晶铜RCA一分二音频分配/切换器,这样可分别在纯功放和9-14声道AV功放上聆听黑胶音乐。在AV功放和音箱上以双声道模式听双声道音源无法与纯双声道设备相比,但开启环绕声后(在天龙AV功放上,选择MULTI CH STEREO模式,中文说明是从所有扬声器输出的立体声声音),立显声压增大,声场宽阔,生气和活力感非常突出。


\

调频信号放大器


4、向两极延伸的真正全频听音

自用马兰士PM-14SA功放是对应SACD而设计,频响20Hz-100kHz;而WharfedaleOPUS 1音箱频响为37Hz-44kHz,金瑯G2ST超高音扬声器的频响范围是1700Hz-40kHz±3dB(如果降低不平坦度频响上限可超100kHz),帝国EMPIRE超重低音箱(双15英寸同时驱动)低频下潜可达15Hz,且量感和质感很优秀,所以这几件器材的搭配已基本覆盖了声音重放的全部物理音频范围,以人的听感来说,灵敏度再高的耳朵也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本人年事较高,两极的高频和低频很多已经听不到,使用超高音和超重低音设备还有意义吗?有,两极音乐信号虽然不能直接听到,但却是在整体音效中起作用。本设备的超高音音箱是与主音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而有源超重低音是另作连接的,AV功放AVR-A100和音乐功放PM-14SA双路输入,用作AV和听多声道音乐时必开,听双声道音乐则很多时候不使用,只在需要时(例如听低频下潜深的音乐时)开启,且频响和声压控制要得体。


5、无处不在的耳机听音

耳机是一种个人独享设备,除了音场不如听音箱,其它都胜出,我在感受、评测一张唱片或一件音源器材时,似乎只能用音箱(双声道)而不能用耳机,因为前者是中性、客观的,音质(体现唱片录音制作的质量和器材的档次)与特点(风格)在听音中有明确的呈现(优点和缺点都和盘托出),易于鉴别和区分。而后者是美容师,声音“太好听”(监听耳机也如此),即使演奏、录音不怎么上乘的唱片,旋律不怎么让我喜欢的音乐,音源器材不怎么高级,用中高端耳机听音(当然还要搭配素质不错的耳放等设备),都能让我增加几分好感。本人原有多个低端耳机,现已闲置不用,而四只中高端耳机(HiFiMAN HE560、Sennheiser HD650、AKG Q701和Pioneer SE-DRS3000C 5.1声道无线耳机)轮流使用,避免过长时间冷落哪一个。自用系统中,除三台耳放外,其它多台功放和音源设备大多都有耳机插孔,无论在歌厅还是卧室(包括床头),所有的音源都可达到只用耳机听音,如有客人造访,利用耳放和高档一分二线,可达到几人同时听音(既可同时听一个音源也可听不同的音源)。


\

四只中高端耳机


四、尽享多种音源的美妙效果

影音源方面,过去使用现已淘汰的有LD、录像带、VCD、DVD(及多种延伸格式)等。现在主要是蓝光BD影碟、存于硬盘中的高清影视、有线高清电视广播、网络在线高清等。

自用的纯音源几乎囊括现在的所有种类,各种音源随意变换听音,乐趣、享受尽在其中。

1、数字音乐,或称数码流音乐,可播放下载、拷贝、存储在硬盘、SD卡、优盘中的数字音乐,包括高码率母带、DSD以及FLAC、WAV、CUE、APE等格式的无损音乐。无损音乐与CD音效相当,而高码率母带、DSD-ISO则可称目前最好的音源,在纯净度、密度、质感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本人近5T容量的数字音乐,至少装载了数十万首歌曲和乐曲。


\

数码流音乐转盘


2、CD-DA(包括DTS-CD、Dolby-CD、自刻CD-R),在这二三十年来,CD既没有被当年的SACD、DVD-Audio挤出历史舞台,也不会因近年数码流音乐的出现被发烧友尘封,原因一是CD唱片的存世量太大了,二是几乎所有的碟机都兼容CD播放,且好的CD系统重放制作精良的CD音乐,在实际听感上与SACD、数码流母带音乐并无特别明显的区别。本人现役的4台CD机5台蓝光机和近3000张CD唱片,都决定了CD在寒舍听音系统中的主流地位。

3、SACD,虽然自用的所有蓝光机都可播放SACD,但在音质上自然较勉强,于是在几个月前购买了万元级SACD机。不过,只有播放在演奏、录音、制作诸方面皆上乘的SACD唱片时,才能明确感受到胜过一些在各方面也同样出色的CD唱片。

4、DVD-Audio,理论上与SACD同档次,我的两台蓝光机可播放。

5、黑胶LP,如果是高端黑胶唱机,搭配同样高端的相关设备,档次应排在众设备之首,但本人的黑胶机仅是三千多元的中低端机(黑胶唱片也仅百余张),音质就不能很讲究了,尽管如此,仍能表现出黑胶的独特音色和韵味。


\

部分唱片


6、蓝光CD音乐,以蓝光BD碟片为载体的无影像纯音乐,音效与SACD、DVD-A近似。

7、MD,这种用来播放、录制小型磁光盘的音乐播放器,几年前已停产,但我却在不久前购买了MD二手机。听音感到,如果没有后来的CD,MD真也是很有科技含量的听音设备,很小的磁光盘却有很大的存储量,实际聆听效果比事先想象的好,如果录音时所取的音源好,也很接近CD。

8、调频广播,包括无线、有线两种,无线来自室外自架大天线和收音头(调谐器),有线来自歌华机顶盒。调频广播胜在有极多的免费节目源,缺点一是广告太多,二是无线调频收听效果如何,需依赖于天线接收灵敏度以及取决于居住地离中心城市的远近,我家住楼房一层,天线自然就架得不高,除几个台效果很好外,其余有明显杂音。无线调频完全无杂音。与CD相比,调频广播的声音缺乏厚度(与听MP3音效相似)。

9、VHS Hi-Fi录像带,之所以还利用这种“老掉牙”的设备,是专用于音乐而不用视频,用Hi-Fi录像机/录像带拷贝音乐,由于机上的立体声音频磁头随磁鼓高速旋转,使其拾取信号速度达到每秒5米以上,因而技术参数和音质都非常接近CD,且在一些发烧友看来,这种声音有明显的模拟味。在唱片、硬盘中找出自己特别爱听的音乐集中录制在录像带上,比刻录CD更简单。


\

装满电影和音乐的硬盘、SD卡


10、音乐磁带,虽然很原始,音质不讲究,但这种模拟音乐曾是初恋,偶尔听听会很亲切,材质合格的音乐磁带存几十年不掉磁不变味,用二氧化铬或金属带录制的CD音乐,音质明显提升,也有几分CD味。

11、影碟、硬盘中的有画面音乐,多为音乐会、演唱会专辑或演示碟,优点自然是声画合一,更有临场感。

对影音发烧友和爱好者来说,资源庞大的电影和音乐,加之可随意变换的观影和听音方式,是任何其它东西都无以替代的莫大的精神享受!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