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距离上一次去新索音乐参观,过去整整9年。伴随流媒体、在线点播的兴起,以物理载体出现的蓝光(Blu-ray)、DVD和CD光碟,这些曾经占据了我们业余生活中至关重要地位的产品,如今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承蒙成都博鲁锐(高清中国)的邀请,影音中国/《家庭影院技术》杂志驻沪编辑再度走进位于上海市郊松江的新索音乐,重新认识蓝光光碟存在的意义。

02.JPG

新索音乐光碟生产线工厂

 

坦诚交流,收获满满

接待我们的,是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索尼(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吴晓先生,以及新索工厂的负责人和销售负责人。


这是次有别以往的采访,与我同行的,还包括高清中国的部分蓝光碟发烧友,他们带着自己的期盼和疑问来到这里。因此,与其说是采访,不如将它视作一场恳谈会。感谢新索音乐出席会议的3位,可能是工厂出身的缘故,他们很坦诚地进行了交流,竭尽所能,完全没有外交辞令,因此也让编辑本人获益匪浅。

03.JPG

右起,分别是吴晓先生、新索工厂负责人和新索销售负责人

 

既是生产商,又是发行商

从吴晓先生给的名片上,就不难看出,我们平时所谓的“新索”,其实是新索音乐和索尼光碟(Sony DADC)的组合。这里既是CD、DVD和蓝光光碟的压片厂,也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授权发行商,即他们除了为好莱坞电影公司生产蓝光光碟,也负责部分公司在中国的蓝光光碟发行。


对好莱坞来说,他们的关注不外乎两点:品质和版权保护。隶属索尼光碟(Sony DADC)的新索音乐显然是个值得信赖的对象,它有索尼这颗“大树”倚靠,又擅长以质量而非价格取胜,同时他们还在执行索尼光碟全球一致的版权保护策略。

04.JPG

版权保护机制,是新索获得好莱坞青睐的重要原因

 

国内唯一BD50生产线

就硬件设备而言,新索又是国内产品线最为齐全的压片工厂,业务涵盖CD、DVD和蓝光。新索给出的产能显示,每个月它能够生产CD和DVD各750万片、蓝光45万片。至于服务对象,除了索尼电影、20世纪福斯、迪斯尼、派拉蒙、梦工厂等等,更大的客户群体则是IBM、微软、苹果、HP、Dell、三星这样的大公司。


这就不难看出,相对音乐载体,新索真正的大客户,是为IT、消费电子品牌生产他们配套的光碟。这并不令人觉得意外,就好像投影机市场,真正占据主流的,并非我们熟悉的家庭影院产品,而是教育和商用产品,它们占据了绝对多数的销量。


如果回头来看新索给出的数据,不难发现蓝光光碟的产量,只占其总产量的3%不到,而且也未必全是好莱坞电影。这里,新索有个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它拥有国内唯一的一条50GB蓝光光碟(单面双层)生产线。它们的产品不仅供应中国市场,涵盖整个亚太地区。所以,如果你在香港买到了得利发行的蓝光碟,很有可能就是新索生产的。此外,索尼PS4的游戏光碟也全部出自新索的工厂。

05.JPG 

这些公司可都是新索的客户,不仅仅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

 

UHD?升级设备就可行,但问题是……

说到蓝光光碟,4K是个绕不过的坎。吴晓先生表示,全球范围内能够生产UHD蓝光光碟的工厂,不过三四家。它们分布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而且同是索尼光碟的兄弟企业。


具体到工艺上,UHD蓝光光碟因为是单面3层的设计,即在1.1mm基层下再有3层数据面,从LO、L1到L2,每层容量33GB,总容量可以达到100GB。


新索目前的BD50生产线,在经过升级后,也是能够生产UHD蓝光碟的,换句话说,新索一直将这个作为未来的可选项。当然,完成升级并不容易。比如,若普通单层蓝光碟合格率为80%(这是个假设值),那么双层的合格率只有“双8折”(即64%),3层时,可能合格率就降低到了51%。毫无疑问,升级UHD有许多技术上的难关需要克服,来确保良品率达到现实需求。此外,升级后能否获得足够的订单来支撑其产量,也是新索急需面对的难题。

 

舶来品一定好?未必!

蓝光发烧友会有这样的认识,觉得进口蓝光碟在品质上会较国内发行的版本来得好一些。作为曾经的音响发烧友,当年深受引进版其“害”的我,内心不说赞同,至少也是倾向于他们的。


不过吴晓先生让我们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如果单纯从母盘角度出发,新索本身并不制作母盘,所有索尼光碟使用的母盘都出自同一个源头。他们不可能专为国内市场订制母盘(这样会推高成本),于是就母盘而言,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


不同地区的索尼光碟压片工厂在工序、质量把控上会不会有区别?坦率说,不能认为百分百没有区别,但是在索尼的体系里,他们采用的是同一套管理手段,包括检测设备和对品控的要求。因此就算个体上有极其细微的差别,但要通过个人主观辨识来发现其中差异,至少在工厂负责人看来,是做不到或极为难以实现的。

 

网络下载固然风行,但蓝光优势依然存在

在网络下载日渐普及的今天。我们还需要蓝光光碟吗?


至少对发烧友来说,是需要的,因此即便今天它成为一个极小众的市场。试想,现在通过下载获得的数据文件通常有多大?几个GB,或者更高些。其实作为电影公司来说,它不可能将源码发布到网络上,即使官方发布、用于下载的片源,也是经过压缩处理后的。这既是出于版权保护的考虑,也是为了便于消费者的应用。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流媒体相对蓝光,数据文件变小的同时,画质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这也是发烧友为什么愿意满世界去寻觅,并为此付出不少的金钱和精力,却又对蓝光光碟乐此不疲的原因。

 

家人团聚玩什么?中国与欧美家庭的区别

当然,接下来的话题有些沉重,即中国家庭和欧美家庭在生活/娱乐方式上的差异。


经历了跳跃式发展的中国,伴随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兴起,人们有了更多的碎片化时间,但又缺乏凝聚力。一个家庭里,爸爸玩电脑游戏、妈妈聊微信,孩子抱着iPad看动画片,是再正常不过的,甚至他们还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时髦和前卫的生活方式。


不过在欧美国家,全家人聚在一起,买张蓝光碟,或去录像店租张蓝光碟来看,仍然是种比较普遍的生活方式。这就说明为什么在欧美国家,无论蓝光光碟或DVD,都有着旺盛需求的原因。

 

BD50生产线,一些罕见的照片

比较遗憾的是,此次研讨虽然有机会参观新索BD50的生产线,但未被允许拍摄。好在编辑手上还有9年前采访时留下的图片素材。当时我得到了工厂的许可,透过玻璃拍摄了部分生产线的照片。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2009年1月时拍摄的工厂照片,其实生产线部分并没有大的变化

 

关于蓝光光碟的小科普

在获得允许后,编辑用手机拍摄了生产线外围走廊上发布的部分技术图示,供感兴趣的读者了解。

10.jpg


上图是CD、DVD和蓝光结构设计上的区别。可以看到,蓝光是现实中波长最短的技术。如之前所说,UHD蓝光则会比现在看到的图片中又增加一层数据层,从而将容量拓展到100GB。


工厂负责人告诉我们,索尼其实已经研制成功200GB的蓝光光碟,它将是双面多层的。如果你和我一样,玩过Laser Disc(俗称的“大碟”机),大抵能明白其中的机械原理:最初看片子,中途往往要中断,将大碟取出后翻面播放;后来有了自动翻面的LD机,即借助伺服系统将激光头用轨道从底部翻转到顶部,来读取上方的信号。


不过以我个人浅薄的经验来说,我觉得再去使用这种需要非常精密的伺服系统,实现翻转激光头的做法,会让人有种回到旧石器时代的感觉。机械结构变得复杂,推高成本和系统故障率,都是必须面对的课题。当然,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也许到了那一刻,又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就好比我们常说,康师傅老坛酸菜面不是被统一老坛酸菜面打败的,真正的对手也许是饿了么的外卖业务。

11.jpg


此外,我也翻拍了蓝光光碟的复制流程图,包括BD25和BD50两种路径,后者在工艺上要复杂些。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