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声学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建筑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大型观演建筑及文化场馆的建设如火如荼,建筑声学也日益受到重视,与音响行业的联系也日渐紧密。日前,记者对知名声学专家、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张三明作了专访,就建筑声学及大家关注的问题作了交流。以下是这次的访谈实录。

\

记者:我们知道,您是声学方面的专家,承担过不少大型厅堂的声学设计,可以说成绩卓著,声名远播。请您介绍一下您以及您的团队的情况好吗?
张三明:在很多场合我说自己是最喜欢建筑声学的人,在我这个年龄段,当年一起学建筑声学的同学基本没有从事建筑声学工作,建筑专业背景留下来从事建筑声学的全国就我一人,自从1984年跟从老师做建筑声学设计开始,到现在已经从事建筑声学咨询设计工作30年。
  浙江大学拥有良好的建筑声学实验室,为我们开展建筑声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更好开展对外建筑声学技术咨询服务,2002年我们成立了学科性公司,即杭州智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我们的团队有10人,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背景,包括:建筑学、环境艺术、工民建、材料等,主要人员都具有建筑声学方向硕士学位,不同专业背景,有利于开阔视野。
  建筑声学与建筑及装修密不可分,我们追求建筑声学与建筑及装修的高度统一,使声学技术融入到建筑及装修之中,并成为建筑设计的亮点。在建筑声学咨询设计中,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包括建筑布局、建筑体形设计、材料及构造做法、舞台声反射罩设计、机电设备隔振、空调系统消声、扩声系统音箱布置及安装设计、剧场观众厅面光设置等,确保项目整体效果。除观众厅外,我们十分重视舞台声学环境,使台上人员获得良好声学感受。我们对自己完成的项目都会进行声学测试,了解使用者意见,并反馈到咨询设计中,使咨询设计质量不断提高。由于我们的专业水平及敬业精神,得到了广大业主和使用者的普遍认可。

记者:经过这些年大量的项目实践,您秉持着怎样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您是如何通过“大到指标确定,小到材料选择”等环节,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的?
张三明:建筑声学技术体现在建筑设计之中,离开建筑实体,建筑声学不能独立存在。要使建筑声学技术落实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获得良好效果,需要与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充分沟通,提出符合建筑设计总体要求的声学措施。施工环节同样十分重要,需要与施工方沟通协商,很多因素如面板穿孔率、材料密度、材料厚度、空腔情况等都会影响其声学性能,因此,要求施工方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

记者:建筑声学环境作为影响厅堂扩声质量的主要方面,近年来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但大都仅停留在“混响时间”的概念方面,其实这是非常粗浅的也是不全面的。请您谈谈建筑声学的发展以及对厅堂音质的影响好吗?
张三明:混响时间是厅堂音质的重要指标,业主能够认识到混响时间的重要性,已经是很好了。但是,厅堂音质远不是混响时间一个指标。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人们提出了很多厅堂音质的理论,目前,国际上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影响厅堂音质最主要的有:声音的强弱;房间声音的衰减过程,包括混响时间、早期混响时间、声能比等;早期反射声时间间隔;反射声的空间分布;背景噪声水平;频率特性;舞台声支持等。按照现有声学理论,可以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厅堂音质。由于建筑设计追求多样性和创造性,要在不同形式的建筑中实现建筑声学要求,是建筑声学顾问和建筑师共同面临的挑战。

记者:您作为声学专家和学者,曾多次出国访问和交流。你觉得中外在声学领域的研究和厅堂建声设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和不同?国外的理念与解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吗?
张三明:建筑声学是一门科学,建筑声学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近十多年来,国内大量的剧场建设,使建筑声学变得十分活跃,很多国外声学顾问公司参与国内工程,我们也可经常出访,我发现对建筑声学的认识方面大家基本一致。
建筑声学设计方面,由外国声学顾问公司参与的项目,在声学措施落实方面要有利一些。一方面,部分业主还是存在崇洋媚外心理,另一方面,也存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现象,第三方面,往往允许外国设计师花费更多的资金。国内声学顾问经常会遇到声学措施得不到落实的情况,造成遗憾,我自己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在建筑声学领域,理论和技术都是国际化的,我们国内大多数声学标准就是国际标准的内容,国际上有好的技术应该值得借鉴。

记者:从事声学方面的专业人员都知道,厅堂建声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非常严谨的技术劳动,在我看来,大部分设计者都很重视前期的理论设计,但往往忽视由于材料以及施工方法带来的最终结果的偏离,您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在您所承担的设计工作中,如何确保理论数据与实测结果的接近?
张三明:确实,最终实现建筑声学效果,不仅与设计相关,还与施工有关。前面已经提到,材质、材料的厚度、密度、背后空腔情况、安装方式、穿孔率、孔径等都会影响其声学性能,实际工程中经常存在施工人员不按要求施工造成质量问题。为确保建筑声学效果,我们的做法是,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认施工人员有所准备,并引起重视;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及做法进行确认;还有就是要经常到现场看看,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尽早解决。
记者: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不断的开拓视野,选用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的理念,我们看到您长期以来,承担过多种类型建筑厅堂的建声设计,您通过这些不同的项目,想表达你怎样的发展、提升轨迹?最终都如愿以偿了吗?
张三明:我们认为建筑声学咨询设计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自己的项目中,经常采用新的材料及做法。此外,有些项目,条件十分苛刻,逼迫设计人员必须创新。比如:圆形大厅防止声聚焦前提下,保持完整的圆的造型;在一个玻璃幕墙、石材面为主的大厅控制混响时间等。同时,我们经常追求看不到建筑声学痕迹情况下,解决好声学要求,这也要求创新。只要我们在设计中考虑充分,防止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一般能够实现我们的设计方案,这种案例已经很多,如杭州歌德大酒店中庭声环境设计、UT斯达康圆形大报告厅声学设计。但是,采用新的材料及工艺、以及创新设计,有时会增加造价,导致不能实施,而只能改用其它措施。

记者:在更多政府投建的场馆建设项目中,人们更看重建筑师的作用,尤其是能最终拍板的领导,他们往往不懂专业,只看外观造型,只要够独特,够气派就一锤定音,搞得其他工种的设计师很为难。您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您觉得如何才能让大型的项目决策更科学、更民主?尤其是在专业性很强的观演建筑工程方面,专家更应该有发言权、决定权。
张三明:领导拍板的事情,在中国十分普遍,这种情况我们也经常遇到。领导在不了解情况时盲目拍板,往往会造成重大问题。我个人认为,一个投资巨大的工程,如大剧院项目,需要很多人员参与完成,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业主方领导承担的责任最大,因此,业主最终拍板是合理的。我们的工作之一是让业主方充分了解情况,使他们能够在知情情况下决策。当然,业主方也应该主动听取各方专业人员的意见,做到对项目情况的全面掌握,作出合理决策。
记者:在演艺场馆扩声方面,很多人更相信用EASE软件作声场模拟分析,您如何看待EASE软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您会采用EASE或类似的工具吗?
张三明:EASE软件已经被广泛采用,在协助扩声系统设计中发挥了重用作用。如果设计师输入的各项参数都是符合实际的,软件应该能够模拟得到较精准的结果。对于很多扩声系统设计人员,音箱参数比较容易选择,但建筑声学参数比较难选择,如果选择不准,对总声场分布会有一定影响。我们也经常采用计算机软件对室内声场进行模拟,我们主要采用ODEON进行模拟。

记者:中央八项规定以及限制政府高消费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楼堂馆所的建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用讳言,对大型演艺场馆的建设也是有影响的。请您从自身的工作出发,如何才能在既保证建声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资金的投入?
张三明:保证建筑声学效果前提下,减少资金的投入,这一直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每种材料都有其自己的声学性能和外观效果,精心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及做法是可以做到既满足声学效果,又节约资金,同时还可以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记者:其实声学设计不仅仅是演艺场馆的音质设计,它还包括隔声,防振,降噪等多个领域。这方面您作为声学专家肯定有话要说。
张三明:建筑声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质设计,即让想听的声音听得好;另一方面是噪声控制,即让不想听的声音听不到或听得少。所有厅堂的音质设计,实际上都要考虑环境噪声控制。背景噪声控制对音乐演奏人员更加重要,他们对声音十分敏感,存在噪声会严重影响演奏人员情绪。目前,大多数投资较大的剧场观众厅空调均采用地板送风,空调噪声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设计合理的剧场,背景噪声可以控制非常到位,可以达到基本听不到明显声音的程度。为获得安静的听音环境,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墙体、楼板等要做好隔声,机电设备要做隔振,舞台设备也应有噪声控制措施,特别是参与表演的舞台设备。除硬件环境外,演出过程中,观众也需要保持安静,如果观众有活动,也会产生噪声。

记者:说点轻松的,在您工作和生活中,您最开心的是什么?什么事令您终生难忘?
张三明:工作和生活中,开心的事情有很多,难忘的事情也不少。与家人相处、与朋友相处非常开心。看到自己参与完成的工程获得很好的声学效果是开心的事。还有令我高兴的是,由于我们长期努力工作,我们的建筑声学咨询工作已经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生活中,家人的很多事情我终身难忘;学校学习中,我初中的语文老师、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大学中带我的几个老师对我的关心我也是终身难忘。当然令我难忘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