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着“远东第一乐团”美誉的上海交响乐团,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交响乐团之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作为亚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上交不仅第一次将西方古典音乐完整地介绍给当时占全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中国,更是在而后跨越三个世纪的跌宕起伏中,始终秉承了上海——这座有着“东方巴黎”美誉的国际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逐步成长为一个汇聚全球顶尖演奏家、最能代表中国音乐诠释能力的世界级乐团。最近,历经六年之磨砺,国内首座“全浮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横空出世。其占地19950平方米,坐拥1200座的主演奏厅和400座的室内演奏厅,成为了沪上又一“里程碑”式的文化新地标。而除了整个音乐厅的独特设计之外,其具备全息声后期制作功能的后期制作棚也是音乐厅中的亮点。

ͼ2.JPG


注重专业性与创意感的音乐厅设计

对于一座音乐厅来说,仅仅拥有独具创意的外观还远远不够,专业爱乐人士关注的重点则在于这座音乐厅所呈现的音质效果。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设计,由日本声学设计大师丰田泰久领衔操刀,拥有丰富音乐厅设计经验的日本建筑设计师矶琦新协力打造。为了不破坏复兴中路整体老洋房成群的建筑风貌,矶崎新选择了视觉观感柔和朴素的陶土砖作为外立面建材,浅红与深灰色的砖块与上海老房子的质感和谐、相称,而整幢建筑高度被限制在18米,究其原因,一切“悬”机都被埋在地下。


ͼ1.jpg


据了解,地铁10号线从上交音乐厅的地下直穿而过,而且最近的地方距离音乐厅仅有6米之隔。为此,设计团队特意在音乐厅的地下安装了300个隔振器,以确保行驶中的地铁列车不对厅内欣赏正常演出的观众造成声音干扰。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也因此被称作建在“弹簧”上的“全浮建筑”,这在国内亦是史无前例的。


ͼ3.JPG

ͼ4.JPG

ͼ5.JPG


丰田泰久,这位曾负责马林斯基音乐厅及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设计的日本声学大师,担纲了音乐厅的声学设计部分。为了让试音效果更加精确,上交以音乐厅1:10比例制作了声学模型,对于音乐厅的模拟精确到了每一个细节。基于此,丰田泰久进行了多次精确至“厘米”的声学测试。大师始终秉承自己的专业和原则:在这里差1厘米,造出来之后就差10厘米,而10厘米的误差对于音乐厅的整体音效呈现会有很大的影响。大师的严谨,最终为上交厅营造出了最自然真实、声音覆盖均匀的声场环境,确保了每张座椅都是“黄金座位”。除了整个音乐厅的设计之外,其中由国内首个从事音乐工程设计的团队“费迪曼逊四维”为其度身打造的录制系统及殿堂级后期制作棚则同样也是好声音诞生的重要原因。


ͼ6.JPG


接轨国际的录制系统与后期制作棚

对于一个世界级的音乐厅而言,仅仅拥有头等的表演厅已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其长远发展的目标,这也是顶级录制系统与后期制作棚诞生的来由。凭借着领先的“四维全息声”技术,四维团队为上交设计打造出的“全息声音后期制作室”,使其成为了全球首个拥有“全息声”后期制作功能的音乐厅。这个神奇的制作空间,位于上交厅的地下二层,长6.8米,宽5.8米,高3.3米。通过对房型的不规则设计,从“先天”上避免了室内声缺陷的产生。同时,利用四角填棉的方式,形成了巨大角低频,有效地处理了低频驻波。其室内设计采用了北欧简约风,并从功能性着手,被专业地划分为制作区和视听区。前者以黑色为基调,以此保证视觉的最大化集中。后者则以灰色为基调,充分发挥了中性色调不影响现场视频观看的优势。


ͼ9.JPG

全息音频后期制作室-室内声学模块组合

标准化的室内制作棚

在室内声学设计方面,四维团队独具匠心地采用了“声学模块、透声布、铝合金穿孔网板于一体”的组合,保证了棚内墙面和顶面具备了绝佳的透声率。辅以橡胶软接触,避免了共振问题的发生。在制作棚的隔声设计方面,其融合了空调管道隔声、“三明治”隔声墙加上填棉满铺、声闸、隔声门等专业室内声学设计的多重应用,最大程度保障了制作室的专业和标准化。


ͼ18.jpg

ͼ19.jpg

ͼ20.jpg

ͼ10.JPG


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制作室系统设计

在最为关键的制作室系统设计方面,四维团队将“四维全息声音”技术应用其中:“入墙式”的音箱设计,将104个音箱分为四层安置,而配合使用的特殊音箱安装结构件,更可令这百余个音箱实现“万向”调整;同时,这支音乐工程设计“梦之队”更使用了被行业专业人士公认为“混音界A级录音室模拟心脏”的48轨Rupert Neve Designs 5088模拟混音调音台,以此将“空间加时间”的“四维”概念予以进一步打造和提升。对于基于对象的声音创作均可在该全息声音后期制作棚中进行制作,令声音能在空中进行精确声像定位并且可以设定声音路径移动轨,最终呈现出全方位、全息、真正“触手可及”的声音。此外,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导出不同的音频制式,如5.1、7.1、11.1等等。这强大的“向下兼容”特性,使创作者们不再需要为了不同的音乐制式重复制作同一首作品了。


ͼ11.JPG


在此次艺术与技术的携手合作之中,四维团队为上交厅打造的另一款典藏之作,就是5.1环绕后期制作室,其室内设计采用了“嵌条式”安装模式,保证了整体空间的和谐美观;同时,该制作室的室内声学环境完全符合国际声学ITU1116标准,整体空间以“无平行面”的设计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声音的缺陷;另外,室内“天然空腔”的独特设计及低频吸收装置,极大地改善了室内驻波过多的问题。可以说,该制作室的设计建造达到了国内其他录音棚难以企及的高度。


ͼ13.JPG


此外,交响乐的录音对于声音品质的要求非常高。而根据交响乐演出时的不同情况,势必会使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这时,录音师需根据不同的乐器选择不同的话筒,以确保各类乐器能更好地拾音。有鉴于此,四维团队通过多次调试、反馈、专家会谈,如其选用的sE系列的旗舰产品 RNR1话筒,该款话筒在令声音细节得到保留的同时,又完美延续了大振膜履带话筒的特性。四维还为上交厅选用了有着DPA话筒、SCHOEPS高端麦克风及16轨 Rupert Neve Designs调音台等业内专家都垂涎不已的顶尖专业设备。根据上交主演奏厅的内部环境结构,四维团队为其提供了“定制式”的sE麦克风吊装系统的安装,以此代替了麦克风支架进行录音,更好地进行现场声音和图像的录制。同时,该吊装系统完美解决了包括小AB、大AB、Decca Tree在内的各种录音制式要求。此外,该款系统所配备的同步器可同时控制三个吊机,并带有机械微调功能,能确保Decca Tree支架达到完全水平的状态,更人性化的是,相关操作均可通过无线遥控方式予以完成。


ͼ15.JPG

ͼ12.JPG

ͼ17.JPG


总结

依托于“云”端,在线高质量、无国界的音乐表演将成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一种别具一格的音乐交流形式即将问世。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正是需要这个由四维团队为上交厅所设计打造的与国际接轨的殿堂级录制系统,才能将篇篇经典完美无缺地保留下来。届时,全球的音乐爱好者、交流者将能身临其境、仿佛触手可及地体验到世界级大师、乐团于上交新厅的精彩演出,尽享这“艺术”与“技术”结合所产生的独一无二的天籁之音。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