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影院技术》副主编:邓冠奇


光阴似箭,一眨眼间,我已经在《家庭影院技术》杂志社工作了超过10年时间,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名音响发烧友。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就选择了这份工作。也因为这份工作,我的发烧友圈子扩大了很多,领略到“各门各派”发烧友的玩音响心得和秘籍,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和耳界。可以说,这个职业使得我将爱好和工作紧紧地联合在一起,在很多人的眼中,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当我刚刚进入杂志社工作的时候,那时候的流程编辑姐姐就跟我说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那就是编辑部经常更换编辑。在我来之前的一个月内就更换了10多个!!所以我非常担心自己随时都被换掉,毕竟当时作为初出茅庐的我来说,工作没多久就被失业对我的弱小心灵将带来不少的打击。然而,我最终还是留了下来,而且一做就做到现在……

\

究竟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适合做这个工作呢?答案就是兴趣!


我记得有一次去香港威达音响参加一个新品发布会。在午餐的时候,粤港两地的影音媒体编辑以及威达音响的员工们同台吃饭,由于大家都是同行,话题很快就进入到影音话题里面,而且感概非常多。其中,有一点大家都非常认同的是,作为影音媒体编辑或者销售人员,倘若对音响有兴趣,那么你会觉得这是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如果对音响没有兴趣,仅仅是作为一份职业来做的话,那么你会觉得很枯燥无味,根本做不下去。

\

PR_Plex[1].jpg

去年增加了NAS,并配置了2只2TB的硬盘,将以前收集回来的高规格数字音乐文档存到NAS里面,通过流媒体播放机播放


还有一次是去一个老烧友家中做客的时候,那位老烧友知道我是影音杂志的编辑,他很好奇地问我:“你做影音杂志的,你本身也喜欢音响吗?你家里有音响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对某品牌的评价怎样?”当然,因为我也是发烧友,对他的器材、对他的唱片我都很熟悉,所以我可以跟这位老烧友很愉快地交流。后来这位老烧友把我拉到他的微信群里面,让我跟群内的发烧友相互交流,从而认识到更多的朋友。


确实!兴趣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比起优美而流畅的文笔更加重要!我们的编辑在每个月的杂志里面都需要编写很多的文章,内容包括器材测评、技术分析等等。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影音器材、行业人士以及发烧友。所以,你需要的是带着兴趣来工作,只要你对音响有兴趣,喜欢玩音响、喜欢听音乐、看电影,你才是适合做这个职业的人,也因为有兴趣,你才有求知的欲望,那么才能在工作中学到东西,对工作才容易上手,你写出来的文章才是一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也因为兴趣,你可以在这个圈子里面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

这是去年下半年从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收集到的CD唱片,对比起流媒体和黑胶唱片,我始终认为CD是相对容易出靓声的存储媒介


其实,从过去到现在,从事影音媒体行业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兴趣所致。例如,大家熟悉的周道、大草、刘汉盛、陈浩才等前辈,还有我所认识的几位同行好友,包括黄学明(《新音响》杂志执行主编)、吴斌(“非常发烧网”营运总监)、小毕(《视听前线》编辑)等,他们每一个都是发烧友,只要几个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话题基本上不是说玩音响就是买唱片!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因为个人爱好也会引来一些负面问题。例如,我喜欢收集唱片,同一个曲目会收集好几个不同的演绎进行对比,如果遇上自己特别喜欢的版本,我在能承受的范围内是志在必得的,即使远在海外也想办法把它买回来。久而久之,家里的书架以及防潮箱慢慢地被我的唱片所占据。因此,经常听到老婆的一些怨言:“你买那么多唱片,整个柜子都是你的唱片,而且唱片又那么贵,是不是买上瘾了?”确实!对于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东西,真的会有种上瘾的感觉,只要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是不断希望追求和拥有。因为在发烧友圈子里面,要么你用过很多的器材,要么你拥有很多的唱片,自己用过、听过,有对比才会有心得,这样才能在发烧友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但面对老婆这些怨言,我只能解释道:“我花钱买唱片、买音响,我花了钱你也可以享受,总比花钱在外面花天酒地要好吧!”再说,作为因为兴趣而从事影音工作的媒体人,喜欢玩音响、喜欢收集唱片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对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