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于今天在洛杉矶杜比剧院(Dolby Theater)落下帷幕,《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成最大赢家,获得包括最佳男演员在内的4项大奖。《黑豹》(Blank Panther)、《绿皮书》(Green Book)和《罗马》(Roma)等各获3项大奖。

以下是今年的完整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绿皮书》(Green Book)

最佳女演员:奥利维娅·科尔曼(Olivia Colman),《宠儿》(The Favourite)

最佳男演员: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拉米·马雷克

最佳女配角:雷吉娜·金(Regina King),《假若比尔街能说话》(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

雷吉娜·金

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绿皮书》(Green Book)

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on),《罗马》(Roma)阿方索·卡隆

最佳原创剧本:《绿皮书》(Green Book),尼克·瓦仑加(Nick Vallelonga)、布莱恩·库瑞(Brian Currie)、彼得·法拉利(Peter Farrelly)

最佳改编剧本:《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查利·瓦赫特尔(Charlie Wachtel)、大卫·拉比诺维茨(David Rabinowitz)、凯文·威尔默特(Kevin Willmott)、史派克·李(Spike Lee,史碧奇李)

最佳动画片:《蜘蛛人:平行宇宙》(Spider-Man:Into the Spider-Verse)

最佳外语片:《罗马》(Roma),墨西哥

最佳纪录短片:《徒手攀岩》(Free Solo)

最佳原创歌曲:《浅滩》(Shallow),《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Lady Gaga、马克·朗森(Mark Ronson)、安东尼·罗索曼多(Anthony Rossomando)、安德鲁·怀亚特(Andrew Wyatt)

最佳原创配乐:《黑豹》,鲁德温·葛瑞森(Ludwig Goransson)

最佳艺术指导:《黑豹》,汉娜·贝希勒(Hannah Beachler)、杰·哈特(Jay Hart)

最佳服装设计:《黑豹》,露丝·卡特(Ruth Carter)

最佳摄像:《罗马》,阿方索·卡隆

最佳视觉效果:《登月第一人》(First Man),保罗·兰伯特(Paul Lambert)、伊恩·亨特(Ian Hunter)、特里斯坦·迈尔斯(Tristan Myles)、J.D.施沃姆(JD Schwalm)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副总统》(Vice),格雷戈·坎纳姆(Greg Cannom)、凯特·比斯科(Kate Biscoe)、帕特丽夏·德哈尼(Patricia DeHaney)

最佳音效剪辑:《波西米亚狂想曲》,保罗·梅希(Paul Massey)、蒂姆·卡弗金(Tim Cavagin)、约翰·卡萨里(John Casali)

最佳影片剪辑:《波西米亚狂想曲》,约翰·奥特曼(John Ottman)

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Bao)

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Period. End of Sentence)

最佳实景短片:《皮肤》(Skin)

趁着春节假期,我恰好看过其中的几部影片,借着机会也聊两句。至于排序,就根据我心目中的打分来吧。

 

《绿皮书》(Green Book)

《绿皮书》是我认为“最好看”的一部。

首先,是演员阵容强大,同时获得最佳男配角奖就是一个证明,其实我很喜欢里面出演男佣的巴基斯坦裔演员Iqbal Theba,是位个性鲜明的“角儿”,脸上写满了戏;

其次是情节,虽然刚开始节奏有点拖沓,但整体把握还算出色、流畅,又带点公路片的意味(手排挡操作,让我想起多年前开过一阵的跃进牌卡车);

再者就是对价值观的弘扬,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一路上遇到的各种事件来衬托,当中有矛盾,但最终以和解为结局。

当然,末尾又有些拖沓了,尤其是重返的情节,带点画蛇添足的意思。因为这个原因,我一度认为它最多得个最佳男主或男配角奖,万万没想到是最佳电影,看来今年奥斯卡也是个“小年”。

 

《罗马》(Roma)

值得静下心来观看的一部影片。两个半小时的黑白片,画面细腻,情节感人。

视角相对独特,从一个女佣身上切入,看女主人,也看自己,然后又用了个大时代来衬托,有点让人想到王鼎钧笔下那种“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沉浮。两位女子生活中的变故,都用隐喻的方式来加以书写,看似平坦,却让人回味。原本我以为这部电影会得到最佳影片奖,因为觉得它可能更适合奥斯卡的口味,但事实是错了。

 

《登月第一人》(First Man)

因为《爱乐之城》,因为Ryan Gosling,才促使我去看这部电影的。

没有太多宏大的叙事,只是因为女儿夭折,带着愧疚甚至是“必死”的心理投入到了登月任务中,却最终功成名就。

其中几个片段值得回味,不时闪回的女儿的镜头,还有就是出发时妻子的质问,很朴实。最终在月球上,把女儿的手链扔进陨石坑,预示着与过去告别,和自己握手言和。

当然,缺失了在月球上插星条旗的画面,据说公映后引发了争论,但就影片本身而言,我倒觉得这样更顺理成章些。

 

《副总统》(Vice)

所谓Dick Cheney的“传记片”,港译《为副不仁》,结合情节,似乎会觉得更为贴切些。但是我很不喜欢其中种种的阴谋论。除了演技还可以之外,逻辑、故事的铺陈等都算不上是个好的作品。

 

本文题图源自网络,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导演图源自《纽约时报》,影片图系网络截屏。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