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本期杂志的专题内容,为什么要把专题的内容定为“探讨声音重播与处理”呢?原因有几方面。第一;这个月我参加了香港传真制作有限公司(MBS Studio)举办的StormAudio经销商培训会,里面也说到了一些声音处理方式;第二,在今年我们与Masimo Consumer联合举办的“音悦家”全国体验会,也多次与Dirac公司的工程师们接触,沟通;第三,我们也曾经多次举办过HAA系列培训课程,讲师Gerry Lemay做过一些相关的分析和演示;第四,自己在工作上用过的一些器材,了解过它们的技术特色和与专业人员的交流,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资料等等。另外,平日里也接触一些音响发烧友等等。

站在用户的角度,特别是对品质有要求的用户,为了声音效果而各种折腾,但更多的往往是盲目的折腾,没有方向的折腾,只能说怎么觉得舒服就怎么来,自己认为怎么是对的就怎么来,有的用户瞎猫碰死耗,弄出好效果而得到认可,从此成为发烧届红人,为新手指点迷津迷津。运气不好的只能继续折腾,“好声音永远在路上”一直挂嘴边,总是调整,调整,再调整。

02.jpg

到底音响系统在为你播放声音的时候,你在家庭环境里面听到最终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呢?解决的办法又有哪些呢?在解决声学问题上又有什么新思路呢?这就是本次专题文章跟大家探讨的内容。

03.jpg

04.jpg

主要内容包括:

一、在家听音乐时,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二、在家里听音乐,哪些方面会影响最终的声音效果呢?

三、关于声波的指向性

四、尽可能排除房间带来的因素

五、改善低频重播效果

六、使用独立低音音箱改善低频效果

七、软件辅助校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八、Dirac ART(Active Room Treatment)

九、Trinnov WaveForming

十、Active Room Treatment与WaveForming

十一、关于声音表现

05.jpg

在家听音乐时,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有发烧友马上就回答:“我在听我的音响系统的声音!”

要是你也是这么认为的话,那还不够全面。当扬声器发声的时候,一部分的声音直接传送到你的耳朵,这叫直达声。另一部分的声音会在房间里面通过墙壁、地板、天花板进行反射,甚至再反射才传送到你的耳朵,这叫反射声。还有每个房间都有长度、宽度和高度,这就有了长宽高比例。这比例就存在房间的共振频率,不同比例会影响房间的共振频率,声音的不断反射,相交也会形成驻波。

在实际环境当中,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音响的声音加上房间的声音”。说到这里,也有人想到,我们在音乐厅里面听音乐,不也是在听“乐器的声音+房间的声音吗”?没错!的确如此。因此,部分音响厂家设计出360度发声的扬声器,例如MBL著名的101D音箱、German Physik的DDD单元,通过营造反射声来模拟音乐厅的效果,声音效果的确很有意思,外形也独特。

但家庭环境不可能与音乐厅,包括商业电影院相提并论,首先公共环境的空间很大,能容纳上百号,甚至几百号人一起欣赏音乐、看电影,空间大意味着的共振频率会很低,低于人耳的感知范围,低于乐器,低于音响系统的低频频率范围,所以我们察觉不到。但家庭环境的空间要小很多,共振频率会提升到人耳感知范围,高于音响系统的低频频率范围,会严重的影响到声音播放效果,在频响曲线上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峰”和“谷”。在家庭环境里面,一般200Hz以下就会出问题。

音乐厅需要做声学反射处理,混响时间比较长,目的为了让声音能够均匀的反射到听众席上,让每一位听众都能听到音乐。在家中用音响听音乐的情况就不一样,我们听到的唱片(也包括正规途径发售的数字音乐文档),音乐制作公司在录音时除了收录乐器、演唱者的声音外,还会有专门的麦克风收录反射声,在后期混音时音乐制作人会把这些反射声素材信息加进去。在回放时,我们的音响系统也会播放出这些现场收录的反射声,就不需要像音乐厅那样需要做大量的声学反射处理。

未完待续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