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吾友翡冷翠先生的新作《岗顶剧院镜厅的诱惑-----澳门中乐团音乐会》出版。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名音乐评论人翡冷翠(笔名)先生的《岗顶剧院镜厅的诱惑-----澳门中乐团音乐会》一书已经正式出版,该书以作者与澳门中乐团进行的一系列音乐活动为主题展开,讲述了许多音乐话题,在优美而又平静的笔调中体现了音乐的永恒魅力,流露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值得读者与爱乐人细品。


附:作者的序言

水花与火花

——《岗顶剧院镜厅的诱惑》代序

翡冷翠

《岗顶剧院镜厅的诱惑》一书里的所有文章,都是「急就章」。常常,有人会以「急就章」以掩饰自己文字的拙劣、思想的贫乏。而我,却心知就只有「急就章」水平。正因为就只有这样的水平,所以,事后,或让旁观者挑出里间毛病,那肯定容易,也真是对不起的事情。
不过,我却是以此表达对澳门中乐团的一点心意、一点支持。我无须也无必要在这里向读者透露,即使为了这样一点心意,一点支持,要付出多少代价——无论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我之所以愿意身体力行,乃因为意识到:音乐这个行业,在全世界范围看,也是举步维艰。就算那些修成正果的所谓著名乐团,也不大可能总是翩然倜傥。英国BBC苏格兰交响乐团,算是了不起的乐团了吧,但不久前在中国巡演,个别场次就相对显得凋零……更惶论那些不足以超乎其上的乐团了。
人所共知,澳门很小,澳门人口不多,但澳门却有两个乐团(另一为澳门乐团)。让要澳门的两个乐团独受澳门人的青睐,是不够的;要让澳门的两个乐团得澳门以外的更多的人忆念在心,就需要许许多多人作出长久努力,其中当然包括舆论张扬。
你知道吗?在挑拣列入《岗顶剧院镜厅的诱惑》一书中的文章时,我不止一次地想起,所有文章都曾刊载于《澳门日报》,而这些文章却不可能为《澳门日报》带来经济增值。内地的许多报纸,是不愿意为之的。
我还想起我写这些文章时的立意,我不希望会有通篇批评。对一个乐团,我们所应该尽量看到的,是其优点。我颇认为,对人,对事都应该如此,对澳门中乐团亦然。如果澳门中乐团的每一位听众,都能以相依相扶的态度看待澳门中乐团(没有遮盖缺点之意),澳门中乐团前进的道途就会减少一些迷茫、减少一些波折。尤其澳门人,不管从哪个角度、以哪种心态观之,澳门中乐团都是我们的乐团。
从来明白写文章举足轻重。我也记得巴金说过:「写作……是为了改善周围的生活,使生活变得美好。」我虽非作家,但我之走笔,也遵循这样的人生箴言。阿谀奉迎、恣意打压;把差的说为好、把好的谓为差……是我所不能见容的。倘若诸君在我的字里行间发现有所抵牾,请相信并非我之本心,也对因之为我承担这样、那样责任的澳门中乐团、《澳门日报》等致以歉意,并请那些我确曾「误褒」或「误贬」的演奏家予我宽容。
「翡冷翠」,是我凡写澳门乐团文章时,所借用的一个笔名。「翡冷翠」,是诗人徐志摩当年对FLORENCE(现译为「佛罗伦斯」)的译名。澳门中乐团是一个以中国民族乐器组成的乐团,而「翡冷翠」,却是一个西方国家城市的名字,这种联系出于何种考虑呢?十四到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就是从座落于亚平宁山脉中的「翡冷翠」发端。如果说,我想以此期待澳门有早一日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纯属并非虚心掂量的话,那么,如果我以此企求澳门也能为中国文艺复兴奉献一滴水花、一束火花,那大概不算过分之辞吧!

2008年6月19日写于澳门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