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80年代初数字媒体激光唱片的冲击,传统模拟乙烯基唱片(俗称黑胶唱片)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停止在中国生产与发行,播放设备模拟唱机也跟着在市场销声匿迹,“古董级”黑胶老唱片与老式留声机一起,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然而,近年来种种迹象表明,黑胶唱片在全球开始复苏,选择黑胶唱片品味经典的回潮浪来势猛烈。在这黑胶唱片复苏的大好时机,中国唱片的发源地中国唱片上海公司(曾经闻名遐迩的中国唱片厂,以下简称“中唱上海公司”),在保护价值连城的黑胶唱片模版与挖掘利用经典内容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image001.jpg


一、黑胶唱片复苏的一缕曙光

据国际唱片业协会的统计:全世界黑胶唱片的销售额2012年已达到1.71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50%。2013年全球实体唱片销量遭遇大幅下滑,然而,黑胶唱片占实体唱片份额虽小,却呈现逆势上扬的态势。2014年上半年全球黑胶唱片的销量达到了400万张,同比去年上半年的290万张上涨了40%;2014年全年,黑胶唱片激增54.7%,销售总额为2.18亿美元,达到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点,增长极快。

事实上,这些年黑胶唱片的销量一直在保持快速增长,就拿美国为例,美国黑胶唱片的销量自2009年以来已经惊人地增长了290%,并且增长的态势不减。2014年,美国音乐市场黑胶唱片的销售总量为920万张,比上一年的620万张增长了 51%,2015年第一季度的总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又增长了53%。

image002.png

在全球黑胶唱片再现红火的态势中,既有新编录出版发行的片号,一定也会有若干年前的经典再版,这就告诉我们,中唱公司旧时编录出版发行的黑胶经典将可以在现代人面前继续“发光发热”,再版出来既可让同时代人重温与回味,也能让现代年轻人当新片号尝鲜,领略他们没有见识过的旧时代传统文化的范儿。为此,为使黑胶经典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将黑胶经典的“物有所值”发挥到极致,保护好弥足珍贵的黑胶模版成了不可忽视的当务之急。


二、保护传统责无旁贷

从各行各业的发展历史看,通常都会走过一段传统的发展之路,留存许多让人不会遗忘的经典。虽然,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后,传统的东西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经典的内容有时也仅在特定日子拿出来秀上一秀。然而,后辈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传统,发扬经典。事实上,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并不相勃,完全不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对立,相反,它们可以相辅相成地在历史长河中共存共荣。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与经典永远不会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会更有价值,甚至于有些传统与经典是一大笔难以估价的财富。 

1、传统与经典保护的目的意义

对传统与经典的保护涉及到多领域、多级别、多层次,包括文物保护、音响文物模版保护、古迹保护、遗址保护、历史名人足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一而足。为了做好保护工作,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可见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何等重要。“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早已在人类的心目中达成共识,从广义上讲,保护好民族的东西就是对世界文明的保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奉献各自的聪明才智,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不过,话要说回来,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潭死水,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我们千万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这也许是对传统与经典的保护与传承的实际意义所在。

2、音响文物模版保护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自黑胶唱片停止在我国生产以来的十几年中,作为唱片之根的模版长期困在中唱公司的版库里,虽然偶尔也会作适当的处理取出信源复制出版,但大多数时间均无声无息地置放在版库储柜中。中唱总公司和中唱上海公司的版库收藏着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录制的大量黑胶唱片模版,这些总量达13万面的珍贵唱片模版,基本上囊括了二十世纪我国音乐、戏曲和曲艺等艺术领域创作、表演的优秀作品和珍品,其中有的已属旷世孤品,成为极具历史价值的音像档案和珍贵的国家文化资源。它记录着遥远年代真实的声音,印刻着无数音乐人与戏曲人无以复加的才华,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这些金属模版中,三分之二以上录制于1949年以前,其中包括聂耳亲自演唱的《打砖歌》和《义勇军进行曲》(参见图1)、京剧四大名旦在杜月笙寿宴上演唱的《霸王别姬》等极为珍贵的录音,还有数万首上海老歌,以及几乎失传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地方戏曲,如滦州影戏、山东剧(五音戏)、四明南词等。在极其宝贵的唱片模板孤品典藏中,还珍藏着中国唱片发展史上的许多个“第一”,如,1949年6月生产的新中国第一批粗纹唱片《解放区的天》等、1959年10月出版的第一张中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等。 

就国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保护记录着100多年来的“中国好声音”模版,其意义远远超越了它本身的物理属性和录制内容,一段段录音资料记载着中国唱片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辑录,历史和社会变迁的吉光片羽,反映国家文化发展轨迹的宝贵资源,更是世界级的文化财富。随同模版存放的还有大量名人信件、批文、合同、契约、名册、版税分配等文字档案,以及许多目前已经失传的地方戏曲录音资料,同样极其珍贵。但由于历史久远以及保存条件所限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珍贵的史料和经典珍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但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和有效开发,而且可能面临毁损的危险,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极具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无法再生的巨大精神财富将会失去。因而,对黑胶模版进行抢救性保护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作为中华民族的魁宝,保护好这批模版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保护等级上可以分为一般的普通保护和十万火急的抢救性保护。多年前,京剧界的“音配像工程”,以及多年中不断记录下来的文化艺术界老一辈名人的优秀曲目等就属于抢救性保护。音配像工程通过老黑胶唱片收集过去老艺术家们没有留下影像的录音曲目,组织他们的亲传弟子,或后代中的优秀中青年演员,在熟悉这些演出的老艺术家具体指导下进行配像。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抢救濒临失传的京剧经典剧作获得了巨大成功,为振兴京剧助了一臂之力。笔者现在谈的黑胶模版保护当属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抢救性保护。

image003.jpg

3、“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正抓紧实施

好在保护和利用好老唱片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文化产业界的责任与共识。欧美各国在老唱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包括老唱片模版的清洗、修复、整理,建立完整的老唱片模版档案;采用先进的数字录音技术对老唱片内容进行数字化,建立唱片数字化音乐库;建设相关的博物馆或资料中心,进行妥善保管和展示等。为了抢救和保护我国海量的珍贵老唱片,中国唱片总公司于2011年申报了“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该项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国家级重点文化项目,并获得国家财政的支持。2011年至2012年,财政部先后两次向“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拨付了专项资金共计1800万元。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对上世纪初至90年代的金属模版的录音、与这些模版相关的文字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老唱片数字资源数据库。

对这些老唱片模版进行物理性保护是一项极为精细的技术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模版进行化学清洗、检查和处理。由于老唱片模版数字化所需的各种专业采录设备大多已停产,连零部件都难以购置,中唱在全公司范围内调集尚存的A80录音机,在国内外寻购相关零部件,并且自己动手修复了部分专业采录设备。为确保老唱片模版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成功建成国家级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数据库,中唱总公司还制定了《老唱片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唱片金属模版数字化复录操作规范》、《母版数字化中的音频处理与存储技术规范》、《音频数据库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15年上半年,模版数字化已完成总拥有量的约20%。 

4、模板保护所采取的措施

“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组成员采用24bit/192kHz的音源对原始金属模板进行重新录音采样,运用现代的音频技术对不足部分进行修复改善,实现了历史录音与现代音响技术的完美结合。为确保模版保护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特制定了老唱片模版保护工艺流程。

在流程第一步的“模版准备”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检查模版锈蚀状况,实施锈蚀程度轻重不同的清洗方案,其中包括用超声波加去离子水清洗掉模版上生出的霉点、锈斑,并烘干,用竹针沾上专用抛光膏剔除金属唱片模版纹路上的异物,以确保唱片播放时唱针不会因为触碰到异物而跳针;

●实施采录失败的模版处置方案;在流程第二步的“模版采录”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按粗纹唱片、密纹单声道和密纹立体声三个类别进行音频采样;

●校正唱片模版的翘曲与偏心;

●对不能正常播放的模版采取特别措施; 

●模拟信号转换为PCM和DSD高标准数字信号; 

●实施光盘和硬盘形式的双重保存; 

●文字档案和模版封套的扫描图像存档;在流程第三步的“模版保护”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采录后模版的清洗; 

●模版除氧真空封装; 

●采录模版登记入库。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