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第二号《布兰登堡协奏曲》

51XJHOsS6kL.jpg

  巴赫的《布兰登堡协奏曲》摆脱了巴罗克音乐的浮华与千篇一律,用一种和平的心态向世人展示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而这套作品精巧的创作技法与完美和谐的结构又成为欧洲管弦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巴赫因其对世界音乐发展起了重大的意义,被后人誉为“音乐之父”。《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同类作品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也是所有合奏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作品,协奏曲中有着舞蹈般的气氛,曲中经常流露出欢娱的感受,该曲共有六首,其中《第二号(F大调)》和《第四号(G大调)》最为著名。


德沃夏克:「新世界」交曲第二乐章

   

       

2749447572526907875.jpg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是交响乐经典作品里较为通俗的一部。创作年代较为晚近和作品本身的成功固然使它易于流行,而另一个辅助因素是这部交响曲里的一个主题被后人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还填配歌词,在许多国家传唱,歌词内容大多是怀念家乡。


舒伯特:小夜曲          

        

64380cd7912397dd37cd7ea95b82b2b7d1a287e3.jpg

  舒伯特(德语: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丰富,被称为“歌曲之王”。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于1828年他逝世前数月完成这首小夜曲。原为作者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由维也纳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题名,意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为作者绝笔。《小夜曲》是作者根据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所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这首《小夜曲》由于旋律优美、动听,广受人们喜爱。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第一段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接着是8小节抒情而安谧的间奏。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


舒曼:梦幻曲

               

201212251324054ee2e.jpg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生性热情敏感,夫人克拉拉也是著名钢琴家。著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受其帮助提携。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

1426253108-0.jpg

  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梦幻曲钢琴曲是《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童年情景》是作者于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描写儿童生活,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曲子主题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