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文人吟咏的永恒主题。或像《围城》中曹元朗那样“写实”:“圆满肥白的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或像苏轼那样展开想象的翅膀:“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不过,凡人的视角只在地上,并且据说北京今晚多云,不一定能看到“圆满肥白”的壮观景象。但是,月光的明澈和晶莹依然不会缺席,这时你仰望高天流云的辉光,俯看斑驳律动的树影,你遥想九天之上的宫阙,欣然命笔,把这种梦幻般的感觉描述出来,据说就非常接近“印象派”的境界了。今晚,我们就来听听“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如梦似幻的《月光》。



1884年,德彪西赴意大利留学,其间游历了阿尔卑斯山南麓的贝加莫地区。旅行归来,读到魏尔伦的《明月之光》一诗,作曲家写下了《贝加莫组曲》,其中第三首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月光》,这是贝加莫月光给德彪西留下的印象。


20131205120325_AZAYm.thumb.700_0.jpg

瑞士阿尔卑斯山区马特洪峰日出时的月亮


皓月清辉,阿尔卑斯山积雪如银,天地剔透;天鹅绒般的夜空中坠着钻石般的星星,月下安详的原野清风阵阵,树叶沙沙。德彪西的《月光》就是这样笼罩在飘忽不定,晶莹闪烁的气氛中。


8380d51ejw1ev5ycb2fg5j21kw11xane.jpg

仙女座大星系从阿尔卑斯山冉冉升起


魏尔伦《明月之光》

皓月闪烁在树林,

枝干上树叶下

发出一种声音

啊,心上的人。

池塘像深邃的明镜,

倒映着黑色的柳影,

风在柳梢啜泣嘤嘤……

梦幻吧,是时候了。

辽阔,温馨的宁静

似乎走下

星光闪烁的苍穹

这正是美满的时刻。


德彪西《月光》小提琴独奏:奥伊斯特拉赫


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曾这样评论《月光》:“那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向天空喷涌的清泉,然后在主、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一背景中延伸扩展,宽广而富有表情。”下面的视频是《月光》的管弦乐版本。随着配器丰富,乐曲更加细腻感人。



“印象派”这个词最初颇具贬义,来自一位记者对莫奈《日出印象》的嘲讽。此画描绘的是塞纳河清晨旭日初升的景象,因光影变换迅速,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于是有人嘲弄作者不懂绘画,是“凭印象作画”,其他批评者随之附和,将其称为“印象主义”。这些挖苦的话,随后反而成全了一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


jyy9s030308004.jpg

莫奈《日出印象》1873年


印象主义音乐随之而来,代表人物就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这个代表人物的称号也要拜评委所赐。1887年,德彪西的参赛作品《春天》追求鲜明的音乐色彩和丰富的感觉容量,使评委忠告他要警惕“印象主义”的倾向。正是这位评委把德彪西的作品与印象主义联系在一起。


d54ce1f008d1e214c2559bffc726.jpg

20法郎上的德彪西


逐渐地,人们认识到印象主义音乐独特的价值,德彪西在绘画印象主义和文学象征主义的直接影响下,找到了一条摆脱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并具有新技法和新风格的创作道路。


作曲家: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 ), 法国人,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40.webp.jpg

德彪西在演奏钢琴


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熏陶,在马斯耐等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下,结合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的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和声。其音乐对自他以后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s2968585.jpg

《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虽然他本人并不同意,甚至设法远离这一称谓。一些作家亦认为德彪西是一位“象征主义者”而非“印象主义者”。《新格罗夫音乐辞典》也写到,将德彪西的音乐美学称为“印象主义”是不尽准确的。


10366033_120153677000_2.jpg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