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半年,NPR(National Public Radio/美国全国公共电台)和数据调查公司Edison Research都会发布《智能音箱报告》。这次,他们通过电话调查1000多名18岁以上的成年人,并引用了2017年、2018年的调查数据,以对比这两年用户行为上的趋势变化。实际上,通过多次的智能音箱报告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如今智能音箱九成市场其实早已定型,除了几个巨头之间的争锋不断,留给其它“玩家”的份额也已所剩无几。
与普通音箱不同,智能音箱的作用并不只是听个“响”,它更多是被人定义为智能家居的“入口”。为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巨头们不惜使用“补贴”营销,而语音交互背后的场景联动以及二次消费,才是它们真正的“野心”所在。因此,两年前的智能音箱或许只是被众人吐槽的“智障玩具”,但两年后的今日,它在持续增长中证明了其在智能家居中的地位。以下我们通过这份报告数据以及其它机构数据,进一步了解智能音箱市场这两年间发生的改变。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近几年智能音箱的增长情况
报告对1002名1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展开调查。
在美国已有24%的18岁以上成年人拥有智能音箱,大概是6000万人。
而随着时间的流动,人们对智能音箱的认知逐渐稳步增长。报告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2018年12月、2019年12月4个时间节点,各自占比率为62%、75%、77%、84%。
同样的时间节点,美国成年人拥有智能音箱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涨,各自占比率为7%、18%、21%、24%。
美国家庭平均拥有智能音箱的数量也在逐年上涨,从2017年12月每个家庭平均拥有1.7个智能音箱,到2019年12月每个家庭平均拥有2.6个智能音箱。
两年内美国家庭智能音箱拥有数量已实现了135%的增长,从6700万台到1.57亿台。
分析
宏观来看,尽管智能音箱每个季度的数据都是呈现增长的状态,但对比2017年、2018年爆发性的高增长率,2019年智能音箱的增长率明显变缓了。根据知名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报告显示,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了2086万台,年度增长率为44.9%(上年同期增长率为137%),较第二季度的2610万台出货量要少了一些。
在这其中,常年销量第一的依然是亚马逊,整体出货量达到了1040万台,份额占总体市场的36.6%。阿里巴巴在上一季度被百度超越之后,第三季度重夺第二宝座(中国国内销量第一),百度、谷歌、小米分别排名第三、第四、第五。较上一季度,它们都有所减少,出货量平均在350万~400万之间。
在增长逐渐走向平稳的2019年,国内外智能音箱品牌采取了不一样的举措以及营销应对市场的变化,并加强了与智能家居设备方面的关联性。国内方面,阿里巴巴减少了补贴力度,反而选择通过与星巴克、奥利奥、比卡丘、哆啦A梦等品牌和IP合作推出联名款,以再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百度则将带屏幕智能音箱作为主打产品,且在2019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数据显示其出货量占百度智能音箱总出货量的61%。小米智能音箱产品领域上年并未发现显著性的变化,主要是推出了小爱触屏智能音箱,小巧可爱的造型引诱了不少米粉剁手。总体出货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状态,其中触屏音箱出货量约60万台,占其总体出货量的18%。
国外方面,亚马逊和Google今年不约而同地将带屏幕智能音箱作为主打产品之一。Echo Show 5在亚马逊2019 Q3整体出货量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销量占总体的16%。此外,保持持续高增长的原因,还事关着亚马逊今年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包括以旧换新、价格折扣等。Google更多的是在AI技术上的改善,上年推出的新Nest Hub/Nest Hub Max就拥有许多受益于屏幕的AI功能,比如支持识别、检测人脸,同时通过摄像头可以实现自动追踪人脸、手势控制等。不管在销量上却事与愿违,新品并没有在消费市场掀起太大水花,Google在2019Q3的出货量依然位居全球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在Canalys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里,亦有对带屏幕智能音箱的出货量做出分析。报告指出,带屏幕智能音箱在2019年Q3增长了500%,达到了630万台,占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的20%,成为了关键类别。带屏幕智能音箱可以承载更多服务和内容,功能在家庭生活里要更灵活,随着上述几个巨头持续在带屏智能音箱上的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该产品类型将会更加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Canalys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报告
Canalys对带屏智能音箱的销量情况作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用户使用智能音箱的行为习惯分析
使用频率上,33%的人每天使用多次,27%的人每天使用,21%的人每周使用一次,8%的人每月使用一次但同时也有11%的人从未使用过。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或以上近)的人近乎拥有一半,从中可以看出,越来越来用户开始完全接受智能音箱,并已经依赖智能音箱。
语音控制方面,有54%的用户都使用过,其中24%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
以下将是自2014年以来,对美国13岁及以上人群、共计4000多个样本进行统计的数据,访问者提供了英语和西班牙语的问卷。
2014~2019年间,每天收听音频内容的时间占比,音乐在5年里下降了5%,语音类节目则增长了20%。
而对13岁以上用户在家中收听音乐的方式进行分析,依次为移动终端(31%)、AM/FM收音机(19%)、智能音箱(17%)、电脑(17%)、电视(6%)、互联网电视/设备(5%)、其他(3%)和CD(2%)。
具体到智能音箱上,收听的音乐类别依次为流媒体(46%)、AM/FM电台节目(24%)、自有音乐(10%)、SiriusXM(8%)、其他(7%)和Podcasts(5%)。
使用智能音箱收听AM/FM电台节目的用户,从2018年的18%增长到了24%。
听音乐或语音节目的时间占比,在所有设备或智能音箱上差距相当接近,前者为0.76:0.24,后者则为0.77:0.23。
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日常使用的都是智能音箱基本功能。不过,随着各大智能音箱厂商开始探索产品各种拓展功能并加以宣传,不少消费者开始重视智能音箱在生活上的技能,最受关注的应该是渗透在智能家居上的功能。
同样来自该机构的《2019年春季智能音箱报告》里,当提到“上周是否使用了智能音箱控制家电”,表示使用过的人仅为27%,未使用过的用户为73%。而经过一年时间的变化,相信大家从今年年底购物节期间,就能够发现智能家居领域上的一些变化。比如市场上的灯光、门锁、平板电视甚至空调等新品,不少均已加入了智能语音助手,走向智能化。
智能音箱上的语音平台很大一方面带动了智能家居走向消费者市场,伴随着智能音箱的持续稳定增长,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根据IDC发布的2019年Q1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为1.682亿台,同比增长37%。除了智能音箱之外,智能家居领域主要产品还包括视频娱乐、家庭监控系统,大部分调查机构给出的数据还阐述了一个事实,就是大部分消费者至少拥有2个或以上的智能设备,充分显示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设备的兴趣正不断上升。
IDC指出,智能音箱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前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以及恒温器等智能家居设备已经开始具备智能音箱的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智能音箱作为“入口”的必要性。例如,不少电视因为AI技术,在显像技术和功能丰富性上的进步,让用户能够通过声控遥控器代替传统物理按键,或是在电视上实现观看视频以外的音乐、新闻、FM服务。两年前,智能音箱或许可以作为一件具备服务功能的产品,但两年后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音箱作为“中控”的地位已被逐渐淡化。
总结
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里的一个类别,其功能很大一方面可以与其它智能设备融合,可取代性也非常高。根据IDC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2020年的十大预测,我们更加相信智能音箱将会伴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加速其兼容性。预计到2020年,将会有更多智能家电设备将会与主流智能语音助手以及家居互联平台合作,语音助手可以拓展出更多场景功能。而对于目前已司空见惯的“智障音箱”言论,未来是否会得以在消费者心中“转正”,很大一方面取决于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厂商在对话、视觉交互能力上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