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就听说爱威影音获得了英国Hi-Fi品牌Trilogy(特丽金)的代理权。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Trilogy是个小众品牌,海外口碑不错,但国内知晓的人不多,售价亦不菲。但是若论技术、论品质,Trilogy又非等闲之辈,创始人Nic Poulson是位熟谙技术的“老炮”,能耐了得,又有精湛工艺的加持,自然让人刮目相看。于是,决定前往爱威影音,开始我与Trilogy的初接触——Trilogy 925混合集成放大器(Hybrid Integrated Amplifier)。

01.jpg

Nic Poulson,一手执掌两大Hi-Fi品牌的行业“老炮”

Nic Poulson是Trilogy Audio Systems的首席设计师,亦执掌着发烧电源厂牌Isol-8 Teknologies,一人创立两个虽小众却发烧的音响公司。

主修广播工程的Nic于1980年代进入BBC受训,后者处处追求高标准的做派,深刻影响了他,以至后来进入音响行业后,也会坚持在不同领域保持高标准。此外,Nic还为英国的主要机场设计过跑道照明系统,用以引导飞机的安全降落。航空业的严苛要求,令他在做设计时变得无比严谨,同时也拓展了眼界。1990年后,Nic分别创立了Trilogy与Isol-8,由于在产品设计中对性能、可靠性的极致追求,令两个初生品牌迅速赢得声誉。比如,2019年宾利汽车100周年时,Trilogy就应邀成为其官方赞助商。

02.jpg

摄于宾利100周年纪念活动上,图右为Nic Poulson

从TAS link到组合化设置,带你快速了解Trilogy

自1992年推出901胆前级到2008年,Trilogy都以出品胆机为主,混合集成式设计的首作,是100W输出的立体声放大器990,之后便是本文主角925。所有Trilogy产品都以数字命名,首位数是9。

Trilogy推陈出新的频率不高,但30年间品类还算齐全。有合并机、前级和单声道后级,还有唱放和耳放,足以满足对其声音特质有独特爱好的用户。

胆机起家的Trilogy,并不将胆管外露作为卖点,因为要满足欧盟对电子产品安全性的要求。同时,外观设计擅长使用厚铝材质,是相当现代化的“石机”造型。

你能想象吗?Trilogy有自主开发、基于RJ45传输的TAS link和借助面板上ESC、ENT、音量旋钮以及点阵式显示屏协同工作的设置系统。前者是Trilogy专有的总线接口,用于产品间的联动控制,后者功能堪称复杂。一套“组合拳”下来,你能设置不同输入端的名称,独立调整输入端的灵敏度(避免切换时声音突高突低),还能在7天内预约不同的开/关机时间……Trilogy强调放大器需要预热半小时,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然后所有的这一切,还能通过TAS link传递给其他器材,是不是很神奇?

03.jpg

借助ESC、ENT、音量旋钮的组合,可以完成各项设置

04.jpg

位于后背的TAS link

外观亮眼,用料扎实,遥控操作简单快捷

我应该有一阵没接触过这么漂亮,做工又精湛的Hi-Fi放大器了。无论是颇具辨识度的Logo,边缘打磨精细的铝质面板,还是两侧呈半月形安置的巨型散热片,隐隐约约间显现着它的身价。原厂有感于传统挤压工艺制作的散热片易引发共振,因此决定通过定制工艺对铝块实现切割,其高质量(单个5kg以上)和不规则设计,可以实现出色的机械特性和热稳定性。

看下后背端口配置,Trilogy 925各有平衡、单端3组输入,外加1组单端输出。而从左右喇叭接线柱的位置上不难推断出,是完全双单声道的电路布局。

如果你觉得它的组合化设置比较繁复,那么完全可以略过,直接用遥控器完成操控。

05.jpg

做工精湛的Trilogy 925

06.jpg

后背一览,平衡、单端各3组输入

07.jpg

同样极具格调的遥控器,手感一流

08.jpg

以铝块切割的散热片,单个重量超过5kg

从头到尾全平衡设计,MOSFET、双极晶体拓扑结构输出

作为一款高级Hi-Fi放大器,Trilogy 925内部架构为全平衡式设计,从输入继电器、音量控制(以1dB步进)、输入级到功率放大,最大限度保持信号的完整性。每声道选用一对俄罗斯军规级6N6π三极管作为输入级,实现纯甲类、零负反馈的电压增益,维持出色的线性表现。

输出级,选用MOSFET和大电流双极晶体管的拓扑结构。MOSFET管线性表现出色,因此成为不少由胆机转向石机的放大器制造商的首选,但它的大电流特性一般。双极晶体恰恰相反,擅长提供大电流,欠缺精致的声音细节。两者选其一,当然可以,但对细节的调整会有很高要求,而且可能需要采购那些不常见的晶体管,大大推高生产成本和工艺复杂度。于是Trilogy将它们合二为一:MOSFET管以纯A类运作,负责小功率输出;往上,则双极管加入,严格意义上,已是AB类,但借助高偏流设计,A类输出依然大于B类;再往上,两者推挽输出,是真正大电流的AB类。巧妙化解了“矛盾”。

那么,有“副作用”吗?高偏流输出时电能的利用率不高,很大一部分会转换为热能输出,所以Trilogy 925的巨型散热片并不是拿来“看”的。原厂资料显示,Trilogy还为它们配备了精密的控制系统,实时将温度和临界电压值传输给微处理器,高精度监控输出电流来确保安全。比如,判断到底是放大器的直流故障,还是由于苛刻的音乐重播条件造成的发热。那么Trilogy 925会不会像早年的甲类后级那样,烫到不能上手呢?当然不!至少在我的测评过程中,一切正常。

09.jpg

俄罗斯军规级6N6π三极管

10.jpg

直接镶嵌在散热片上的后级电路

11.jpg

Trilogy定制的滤波电容

忠实还原录音本来的韵味,大编制、小曲调都能应付自如

用135W/每声道输出的Trilogy 925来驱动Magnepan(美屏)30.7磁力平板音箱会是怎样的体验?幸好之前测评过Magnepan 30.7,可以凭有限的记忆来评判Trilogy 925的真实能耐。

不要以为A类输出就会偏暖、偏慢,然后可以用“柔美”“温婉”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其实无论大编制的交响乐,还是节奏舒缓的小提琴独奏,在保留细节的同时,Trilogy 925都呈现出充实的声音能量感,当然清晰的定位与合理的声场再现交相辉映。当我尝试切换不同专辑时,能感受到不同的声场表现以及不同录音其自身应有的细节变化。换句话来说,它驱动Magnepan 30.7是完全可以的(是不是最好,当然不敢说),同时其自身的声音表现,可以被视作对不同音乐都能忠实还原。事实就是如此,Trilogy 925能够很好地还原录音本来的韵味。至于说单端和平衡连接,平衡的声音表现肯定更好,但两者差异并不大,这或许归功于Trilogy 925电路结构上独具的优势吧。

12.jpg

试听现场,用到Magnepan 30.7磁力平板音箱

13.jpg

讯源为Soulnote的S3 SACD机

总结

对录音忠实还原,没有太过强烈的个性,外观造型和制作工艺堪称精湛。当然,还有就是它在设置上的用心(虽然初始操作有些繁复)以及独有的TAS link传输……自认为听说过这个品牌,但在真正接触后,才明白需要了解的有很多,而且后悔没有更早些“认识”它。

基本技术参数
●输入阻抗:84kΩ(平衡)/42kΩ(单端)
●输出功率:135W/每声道(8Ω负载)
●灵敏度:600mV RMS额定输出
●频率响应:10Hz~50kHz(±0.5dB)
●失真:低于1%(A计权、额定输出)
●尺寸:W445×H127×D430mm
●重量:25.5kg

●参考价格:169900元 

●咨询电话:135 8563 6438 

●网址:www.avstyle.cn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