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又到了2023年,2023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特别意义,那就是《家庭影院技术》杂志创刊25周年。作为一本杂志,一个纸质媒体能坚持25年,确实不容易。在2007年,我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加入杂志社工作,不知不觉地工作了16年,但我开始接触音响的时间点应该就是1998年附近,也就是杂志社创刊的时间点。正因如此,以下,就由我来总结一下这25年以来影音市场上的潮流,以及产品方面发展趋势。要组织这样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是太大了,还是从影音播放源头开始吧!影音播放源头包括播放机、节目源(包括片源和音源)。到底25年以来在播放机、节目源出现了什么变化?总体来说是“有前进,有改变,也有回归!”前进的部分主要反映在高清视频/环绕声重现方面不断地提升,效果只会越来越好,至于改变的部分就主要反映在节目源方面,从物理存储载体往网络流媒体方向转变,让用户在节目源的获取变得更方便,成为大众所需。而回归的部分更多的是体现在两声道音响方面,黑胶唱片、盒式录音带,CD唱片这类老式的物理存储载体在发烧友圈子里面再度翻红。
本专题主要内容
1. 当今以流媒体为主流,25年前是实体载体
2. DVD年代的家庭影院已经非常疯狂
3. 高清大战,蓝光获胜,但最终敌不过网络流媒体
4. OPPO Digital停产蓝光机是遗憾吗?
5. 三维沉浸式音效,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
6. SACD与DVD-Audio大战,SACD赢了,但没被主流市场接受
7. 音乐获取方式多,播放机往往需要身兼数职
8. 实体音乐载体依旧是发烧友最爱,老旧的模拟载体再度“翻生”
9. 各种各样的CD唱片让人眼花缭乱,太卷了
10. 家庭影院基本不存在复兴,但两声道音响就存在复兴
当今以流媒体为主流
25年前是实体音乐
对于当今最流行的影/音节目源获取方式,我相信必然是网络在线流媒体,原因是什么?主要就是方便、成本低,以电影为例,可以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机顶盒、智能电视等设备上看,只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随便观看流媒体平台上的任何内容,花费绝对比你买蓝光碟便宜得多。音乐也是如此,QQ音乐、Apple Music、Spolify、TIDAL等流媒体平台本身就提供了大量音乐资源,获取非常方便。
但当时间回到1998年,那个时候大家在家里看电影主要以VCD为主,DVD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名字,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DVD碟片和DVD播放机的价格太贵,而且资源有限,国内只有少部分家庭环境比较好的消费者才会去买DVD碟和播放机。相比之下,VCD碟和播放机就划算很多了。尽管你现在再看DVD的480p画质会觉得接受不了,但当时在商场看过DVD的画面,听过5.1杜比环绕声音效后,对比VCD的画质和音质,简直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听音乐就以CD为主,另外那时候还流行MD碟以及mp3文件。其中,CD碟肯定是主流,选择多,价格也最贵,MD碟主打便携播放,消费群体主要是当年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年轻人,mp3能存放更多的歌,价格更便宜,音质是三者中最烂的,但就是因为低价,存歌量大,正符合大众市场需求,所以在mp3在便携播放市场上击败了MD。尽管MD厂商后来做了改良,提高压缩比,进一步放弃音质,让一张MD碟能存更多的歌,但MD还是敌不过mp3的低价。除此之外就是关注电视频道和广播电台上的电影和音乐类节目,通常都会定期转播电影,或者音乐会实况,我记得当时最喜欢收听的节目就是FM99.3的《音响世界》和《古典纵横》节目,尤其是《音响世界》节目,那时候是音响发烧友获取唱片和音响器材资讯的主要节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