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耳机,传统影音发烧友想到的,自然是过去那些外形庞大、强调监听特性或是各自独特音色的头戴式耳机。然而,近年来的时尚,则将目光聚焦到了更为小巧的耳塞中。不仅如此,伴随智能手机替代便携播放器成为潮流后,无线耳机/耳塞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AirPods所引领的TWS真无线耳机风潮。至于本文,我们将聚焦于2023年异军突起,并有望在未来一段时日里继续增长的新品类——OWS开放式耳机。

0101.JPG

认识OWS耳机

OWS开放式耳机算不上是个新生事物,相近类型的产品几年前就有过,因此在具体命名上,也是各有各的说法。从Ear Headphones、Open Earbuds到如今为了呼应True Wireless Stereo(TWS真无线耳机)而生的Open Wearable Stereo(OWS开放式耳机)。为了便于叙述,后文中我们统称OWS耳机。

传统意义上的耳塞,包括TWS真无线耳机,在佩戴时,都需要将耳塞(塞子)插入耳道中,而且为了保证佩戴时的可靠性,注定要有一定的插入深度。OWS耳机不同,它在耳道外利用定向单元技术将声音送入耳中,由于无需入耳佩戴,因此对耳内的压迫明显会好一些,这就成了OWS耳机与其它耳机产品最直观的区分点。

专题目录

● OWS耳机的优缺点

● 数据说话,了解OWS耳机的市场地位

● 国产品牌和手机厂商强势介入OWS耳机市场

● Soundcore Aerofit Pro:支持空间音频和头部动态跟踪

● Cleer Arc II:搭载高通S3平台和自家动态低频增强技术

● Shokz OpenFit:运动耳机起家,佩戴体验有保证

● Oladance OWS Sports:IPX8防护等级,游泳都不怕

● Sony LinkBuds:独特镂空设计,佩戴舒适度有保证

● Bose Ultra Open Earbuds:全场最贵,但配置也是最强的

● 华为FreeClip:颜值能“打”,与手机操作系统深度融合

0201.JPG

OWS耳机不用侵入耳道,开放式设计会更加舒适

OWS耳机的优缺点

1. OWS耳机的优点

更好的佩戴舒适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将耳塞完全塞入耳道的做法,有人会完全排斥,也有人会比较排斥(像我这般,对有异物塞入耳中会带点不适,同时又时刻担心它从耳道中滑脱,尤其是无线耳机)。那么,OWS耳机就是个可替代的选择。普遍来说,大家会认为这种开放式的设计更加舒适,适合长时间佩戴,也会令佩戴者(用户)在精神上比较放松。

0202.JPG

OWS耳机不直接与耳道接触,因此更舒适

对耳道健康有益。耳塞在塞入耳道后,会与耳垢和其他灰尘等接触,而且密闭结构会滋生细菌和增加耳部感染的几率。OWS耳机则由于佩戴原理上的不同,避免了这些问题。

对听力健康有益。普遍的说法,认为耳塞(入耳式耳机)相比过往的头戴式(耳罩)耳机更容易造成对听力的影响,尤其是大音量聆听的情况下。OWS耳机不会堵塞耳道入口,也不会直接向耳膜发送音乐,自然也就有助于减少听力受损的情况。

※ 上述判断仅基于一般事实做出,实际中可能有例外的情况。

杜绝“听诊器”效应。有线入耳式耳机,在塞入耳道后会放大线缆自身的噪音,这就是所谓的“听诊器”效应。但开放式的无线耳机不再有这样的问题。

即时了解周遭环境的变化。耳塞通常会被认为过多隔绝了周边的噪音(无论被动隔音还是主动降噪),但当你在街上运动或通勤时,需要随时知晓周边的情况,比如当有车经过你身边时。OWS耳机由于不会隔绝任何外界声音的进入,因此似乎更加适合移动中的你。当然,这一切还和用户当下使用耳机时的音量有关,毕竟若那时音量已经开到极致,自然也会影响对外界环境的判断和响应。

0203.JPG

开放式设计有助于了解周遭环境的变化

2. OWS耳机的缺点

隔绝噪音的难度更大。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主动降噪的OWS耳机。因为开放式结构,使得耳塞不再置入耳道用于隔绝耳朵与外界的声音联系,那么OWS耳机势必会引入更多的噪音到耳朵中。许多人将OWS耳机用于户外运动,但若在健身房内,你想边听音乐边跑步时,也许封闭式耳机更好的隔音效果才适合你。基于其构造,似乎也很难会有相应的有源降噪技术可以应用到其中。

※ 未来,我们不排除会有厂商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实践。

需要有更好的固定方式。OWS耳机的驱动单元位于耳道外,因此需要做好扩散控制,这样当音乐抵达耳膜时不至于丢失过多的声音细节。因此耳机本身需要用夹子来固定,而且确保人在移动过程中,它们不会跟着做大幅度的移动。

音质表现相对较差。这就好比你在独立影音室和开放式客厅欣赏同一部电影时的结果。入耳式耳塞的驱动单元离耳膜更近,使得两者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声音的传递会更为真实,甚至得到增强,尤其是低频表现。OWS耳机的驱动单元距离耳道更远,开放式构造下要获得凝聚感十足的低频,自然更难。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款OWS耳机可以宣称其在音质表现方面能够做到高端TWS耳机相接近的效果。

0302.JPG

同时连接两台设备,正成为OWS耳机的必备功能

3. OWS耳机与骨传导耳机的区别

骨传导耳机是个与OWS耳机在产品功能上有重叠的品类,但两者的工作原理有所区别。

骨传导耳机通过上脸颊或颌骨以振动形式传输音频信号,通过颞骨直接传输到用户的耳蜗中,实际上已经完全绕过了耳膜。OWS耳机仍然是将声音沿耳道开口方向传输至内耳。

相比之下,骨传导耳机的设计令用户可以更多地了解周边环境,因为在耳朵入口处没有任何对声音的阻隔,但是由于声音是绕过耳膜进入耳蜗的,也注定了它会失去许多信息。根据经验来说,骨传导耳机的音质表现,注定会比OWS耳机更差。

0303.JPG

运动场景是OWS和骨传导耳机的共同关注点

4. OWS耳机是个伪概念吗?

正如开篇所说,OWS耳机算不上是什么新生事物。因为在它之前,就有所谓“平头塞”的存在,而且使用的驱动单元也是传统的动圈单元。那么OWS耳机与传统开放式耳机或者说“平头塞”的区别在哪里?

OWS耳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允许声波从耳机的多个方向进行扩散,允许空气和声音自由流通,减少了耳机内部的声反射和共振,因此在音质表现上可以显得更加自然和宽敞,尤其是那些优秀的OWS耳机,可以在源头上对驱动单元进行专门的调整和优化,因此大大提升了音质表现(虽然和入耳式耳塞还是有差距)。

0301.JPG

OWS耳机在应用场景上,由运动向日常通勤等方向延伸

5. 不同种类耳机的对比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OWS耳机以其自然、宽阔的声音和舒适的佩戴见长;入耳式耳机(包括TWS真无线耳机)以其出色的降噪性能(无论主动或被动)和便携性闻名;骨传导耳机则允许用户在欣赏音乐和通话的过程中,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而获得特定用户群的喜爱,比如说喜欢在公园、街区跑步的人群。相较之下,OWS耳机与骨传导耳机在覆盖人群、技术共通性等方面,其实更为接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OWS耳机都会强调在运动时的应用,而且也有部分参与厂商本身就是专注骨传导耳机研发的。

备用图.JPG

适合日常使用,正成为OWS耳机力图“打入”的应用场景

数据说话,了解OWS耳机的市场地位

要深入了解一个产品,最直观的方式,莫过于观察市调机构发布的报告。这里我们将援引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耳机/耳麦零售市场月度追踪(China Headphone/Headset Retail Market Monthly Tracker)》来关注OWS耳机持续市场的变化并判断其未来的走势。

0401.JPG

2022-2023年中国耳机/耳麦线上市场按销量产品结构汇总表

洛图科技(RUNTO)连续8个季度的线上监测数据显示,TWS真无线耳机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有线入耳、蓝牙头戴、颈挂式耳机波动不大,但在骨传导和OWS耳机中虽然占比小却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变化。OWS耳机从2022Q1(2022年第一季度,下同)的4%,逐步往上走,到2023Q1时已经增长到了7%,到年底更是达到了12%。同时,全渠道的销量达到1057万副,比2022年增长了114%。

市调公司的报告认为,OWS耳机在2023年里保持了大幅增长,且产品形态进一步做到了差异化,耳夹和耳挂且具备装饰属性的产品迅速发展。尤其是耳夹产品,以极低廉的价格快速渗透,替换TWS耳机的使用需求也已显现。这一点,从数据上也能看出,TWS耳机在两年间的市占率下降了8%。好在2023年无损音质、深度降噪、搭载AI等技术卖点的涌现以及手机厂商产品迭代引发的新趋势影响,令TWS耳机逐步止跌。

0402.JPG

TWS耳机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份额正为OWS耳机所侵蚀

洛图科技(RUNTO)由此研判认为:OWS耳机可能不如当年TWS耳机“剪掉有线耳机线”的革命性价值,但仍不失为当下沉闷、乏力的耳机市场的新气象、新动力。随着行业入局者增多,芯片性能升级、定向音频投送技术、传感技术、音场算法等技术逐步走向成熟,音质、降噪、高清通话方面取得突破,以及创新性的佩戴方式和佩戴场景开发,装饰性更强的OWS耳机将有望带来一波新机会。

※ 上述内容援引自公众微信号“Runto洛图科技观研”。

国产品牌和手机厂商强势介入OWS耳机市场

国产耳机品牌和手机厂商的强势介入,是OWS耳机乃至耳机/耳塞市场非常有意思的看点。

TWS耳机市场,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耳机品牌,如森海塞尔、Sony、Bose,也见证了诸多国产品牌的加入,包括漫步者、FiiO、1More等。伴随OWS耳机的出现,更多之前可能闻所未闻的品牌涌入,像是Soundcore(声阔)、Cleer、Shokz(韶音)等。它们或是初创品牌,专注出海市场(主打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平台的销售,并且与国内影音行业几乎没有交集),又或是从助听行业或运动耳机细分领域而来。此外,包括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也加入其中,它们在与手机的适配上,诸如高分辨率音频传输、能耗、快速充电等功能方面和应用方面会更具优势。

对了,在TWS耳机(非苹果系)芯片应用上几乎占据垄断地位的高通,于OWS耳机上也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0403.JPG

小米推出的“xiaomi开放式耳机”

0404.JPG

户外应用对OWS耳机来说是强项

未完待续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