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core Aerofit Pro:支持空间音频和头部动态跟踪
参考价格:1399元
Soundcore(声阔)是安克创新旗下品牌,与Anker(移动电源)、eufy(智能家居相关)、Nebula(便携投影)等子品牌一同,主攻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市场,也是最早出海的中国消费电子品牌。
Aerofit Pro是其OWS耳机产品线中的高端型号,搭载16.2mm口径镀钛球顶动圈单元,并在单元前方以气旋发声定向声场结构,来确保音乐的精准传递。音效方面,支持360度空间音频和动态跟踪头部动作。安卓用户还能使用LDAC编解码,考虑到不少OWS耳机仅支持AAC规格,这几乎是个巨大飞跃。这一切,又使得它能营造相对饱满和丰富的声音细节。
通话部分,使用4麦克风拾音,通过AI算法实现降噪,过滤环境音和风噪,令通话清晰度提升。
佩戴方面,首先它是二合一的设计,即日常使用可以选择普通耳挂式,当运动时添加磁吸颈带后又变成后挂式,即使摆动幅度较大也不用担心脱落的问题。耳挂部分宣称使用航天级钛合金材料和TPU亲肤材质,因此即使久折也不会变形,与皮肤贴合时的触感也可以确保柔软。
续航时间:14小时(充电盒合计46小时)
连接端口:Type-C 防护等级:IPX5 重量:12g/个(充电盒合计87g)
Cleer Arc II:搭载高通S3平台和自家动态低频增强技术
参考价格:1199元
Cleer是又一个“出海”品牌,很早就投身于降噪耳机的开发。开放式耳机产品中,以Arc(音弧)为主打产品(目前已进化到II代),相继有音乐版、游戏版和运动版等细分产品。
Arc II也用到了一个16.2mm口径的动圈单元,搭载高通S3平台,支持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自然也支持aptX Adaptive高清音质。正如我们前面所说,OWS耳机有低频不足的先天性问题,Cleer在这里用到自家的Dynamic Bass Enhance动态低频增强技术。
通话降噪部分使用到高通8代双麦克风的cVc智能降噪算法,配合aptX Voice超宽带语音通话技术。
6轴传感器可用于体感控制:当有电话需要接听时,连续点头两次就能接通;用户意外摔倒时,耳机还会向手机App发出指令,甚至可以自动拨打预设的紧急联络电话等。很显然,这些功能是为用户的运动场景所匹配。
佩戴方面,Arc II也是钛合金记忆钢丝+抗菌亲肤硅胶耳挂的组合,舒适度有保证,即使用户戴上眼镜使用。耳挂足够柔软,连续佩戴不会感到明显不适。
续航时间:8小时(充电盒合计35小时) 连接端口:Type-C 防护等级:IPX5 重量:14g/个(充电盒合计132g)
Shokz OpenFit:运动耳机起家,佩戴体验有保证
参考价格:1198元
Shokz(韶音)是个运动耳机品牌,之前在骨传导耳机中有颇多建树,OpenFit是其进军OWS耳机后的首款作品。
OpenFit使用18×11mm口径动态驱动单元,强调可利用轻质高分子材料带来充沛低频和双层超顺排碳纤维提供稳定输出的高频。低频部分有自家算法,即Shokz OpenBass低频增强算法,同时也有DirectPitch定向声场技术实现精准和高效的声音传递。对于OWS耳机来说,这些都是必备功能。
毕竟是做运动耳机出身,OpenFit对佩戴体验更为强调,单个耳塞重量8.3g,在耳塞芯和耳甲腔接触位置用到双层零度硅胶,确保柔软和亲肤。耳挂式结构,尤其是使用到0.7mm柔性钛丝耳挂,满足不同耳形的佩戴要求,也确保了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固。
通话部分,借助自适应波束形成精准计算通话者的人声范围,再结合AI智能通话降噪算法来保证清晰对话和消除环境噪音/通话回音。
不过,触控部分的操作手感与Cleer Arc II类似,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而且不支持多点配对,是个小遗憾。音频编码仅支持到SBC、AAC。
续航时间:7小时(充电盒合计28小时) 连接端口:Type-C 防护等级:IPX54 重量:8.3g/个(充电盒合计74g)
Oladance OWS Sports:IPX8防护等级,游泳都不怕
参考价格:1199元
相对Shokz、Cleer和Soundcore,这是个完全陌生的品牌。它来自深圳,创立不过5年,主业OWS耳机,第一款产品是2021年通过Kickstarter众筹完成的。
Oladance自喻OWS耳机“创始者”,主打运动场景,对标骨传导耳机,配备被称为High precision laminated horn的高精度叠层驱动单元(复合柔性材质双振膜,尺寸为23×10mm),同样也使用到高通的解决方案(但没有具体说明哪个型号),因此支持aptX-HD音频。
通话部分也有高通技术的加持,双麦克风智能降噪算法,同时搭配其自行开发的通话防风噪物理导风槽结构,借助子弹型卸风曲面来分散风力,再由内置的反向能量对冲环加以引导流出。
IPX8防护等级,是目前为止我们见过最强悍的,不仅是跑步,就算游泳都不用担心了。它不仅振膜、麦克风防水,腔体内部还有排水系统,可以起到疏水导流的作用。
外壳材料部分也是亲肤硅胶与钛合金记忆钢丝的组合,采取后挂式结构。但是OWS Sports没有前面几个品牌的快充功能,也没有配备充电盒。
续航时间:15小时 连接端口:Type-C转磁吸 防护等级:IPX8 重量:25.9g
Sony LinkBuds:独特镂空设计,佩戴舒适度有保证
参考价格:999元
LinkBuds是Sony两年多前发布的,而早在2018年,其就推出过OWS耳机,即Xperia Ear Duo。坊间有传闻Sony将带来LinkBuds的后续版本,甚至可能支持有源降噪(这对OWS耳机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具体如何,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LinkBuds的单元设计非常有意思,它采用钕磁铁,目的是让中高频的表现更好些,但同时又是环形设计,即当中是镂空的,便于让外界的声音/噪音顺利进入用户耳中。就物理构造来看,中空设计自然不会占用任何耳道空间,在确保环境声进入的同时,也避免了对耳道的压迫,舒适感一定有保证。V1的集成处理器可以用来降低信号失真和确保声音的稳定传输。8字形耳塞的另一端,是个拥有5种不同尺寸的柔韧弧形撑架,以适应不同耳形的用户选用。毕竟是大厂,整体设计上考虑周到。
调音方面,有用到DSEE的数字声音增强引擎,可以对高频的损失加以弥补,自适应的音量控制也能根据环境噪音的变化自动调节到合适的范围。考虑到开放式设计,用户更容易受到外界噪音的影响,这个功能是必须和有效的。
续航时间:5.5小时(充电盒合计17.5小时) 连接端口:Type-C 防护等级:IPX4 重量:4.1g/个
Bose Ultra Open Earbuds:全场最贵,但配置也是最强的
参考价格:2299元
全场最贵已然出现,不过并不让人意外。Bose Ultra是刚刚上市的新品,加之它们家耳机本来就卖得贵。
Bose Ultra搭载第二代高通S5音频平台,支持 Snapdragon Sound 骁龙畅听技术,包括aptX Adaptive以及高解析度无损音频,也是本次专题中应用到最新技术的一款产品。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端,必须使用有同样技术加持的安卓手机,才能获得诸如96/24音频、低延迟和高清晰通话等功能。对苹果用户来说,也许还得期待AirPods推OWS耳机了。
支持头部运动追踪的空间音频,在这里自然也齐备,它有3个选项:关闭(标准立体声)、静止或运动,运动模式顾名思义就适合在移动过程中感知沉浸式音乐使用。
单次续航时间在7.5小时,但若使用了空间音频,就锐减到4.5小时。有个Bose独有的功能,即Bose SimpleSync,通过与Bose的音响系统配对,就可以将音频传输到耳机。对!夜深人静时,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听音乐,而不至于打扰到家人和邻居。
续航时间:7.5小时(充电盒合计27小时) 连接端口:Type-C 防护等级:IPX4 重量:6.5g/个
华为FreeClip:颜值能“打”,与手机操作系统深度融合
参考价格:1299元
TWS、OWS耳机,最难缠的竞争对手,通常都会是手机品牌,因为它们能够从底层结构进行融合,对于依赖第三方解决方案(如高通平台)的耳机厂商来说,就是无法逾越的“天花板”。
FreeClip是华为首款OWS耳机,搭载10.8mm双磁路驱动单元。使用时可以透过逆声场声学系统来减少漏音,实现定向传声。防风麦克风、通话麦克风和VPU麦克风的结合,以及DNN神经网络通话降噪算法结合后,确保了通话的清晰度。
耳机造型非常别致,采取耳夹式设计,包括了聆听球、舒适逗和用于两者衔接的C形桥组成,其构成曲线锯成是基于10000+人耳数据优化得出的。聆听球(驱动单元)佩戴时位于耳廓内侧,发声孔正对耳道,舒适豆的曲面造型,在佩戴时与耳廓贴合,起到固定作用。
与大多数有源降噪TWS耳机必须配对使用的习惯不同,FreeClip允许单耳使用,当用于GPS导航、博客收听时,就更具实用性。除了快充10分钟听歌3小时外,它也支持无线充电。与华为智能手机连接后,还可实现语音唤醒等。
续航时间:8小时(充电盒合计36小时) 连接端口:Type-C 防护等级:IP54 重量:5.6g/个
总结 首先,本文中推荐的7款OWS耳机都是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因此零售价都超过了1000元,甚至更贵。当然,OWS耳机市场本身已非常“卷”,尤其是在早就习惯了“卷”的出海品牌强力参与之下,当然能够看到几百元,乃至更便宜的产品。但作为第一次制作这方面专题的我们,希望能够从相对成熟的产品和技术说起。 其次,涉及到OWS耳机目前的技术主要包括几个部分:驱动单元、芯片、外观材料以及软件应用和电池等,它们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说,单元口径就直接影响到耳塞的重量和大小;对于绝大多数厂家来说,他们依赖诸如高通等第三方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而且侧重于安卓系统下的应用;外观材料来看,耳挂部分多会采用钛合金部件,取其既可弯曲又能迅速恢复弹性的特性,而与耳朵接触部分,多为各种亲肤材质;与TWS耳机相同,所有这类产品都可以下载手机App进行控制,比如环境空间的切换;伴随电池技术的进步,单次使用七八个小时并不罕见,甚至更久(Sony LinkBuds因为上市较早,是个例外),而且绝大多数都配有充电盒。如果你和我一样很早就使用无线耳机,自然会明白,有了充电盒后,再回到过去便很难(收纳后即充电,可以化解电池焦虑)。 再者,我们仍然需要明白,OWS耳机是个相对小众的产品门类。在年轻人注重运动休闲的风潮下,它肯定会有明显的增长,但在总体市场上,至少可预见的前提下,不会真正冲击TWS耳机的主导地位。其实,很多人将它视为“第二副耳机”,无论是钟情TWS耳机的大众用户,还是已有发烧耳机的你我。
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