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想写一些有趣的话题,让文章看起来不会过于乏味,思索许久,仍然找不到灵感。在春节回家期间,我翻了翻房间的书柜,许多书是读书时候所买的刊物,我不禁问自己,以前看书的时候最喜欢看什么内容?答案是某种大盘点或是排行榜。
而从事影音行业之后,我自己也热衷于看一些盘点类内容,这是最快速有效获取一个范围内知识的方式。“一个品牌一件产品”会做成一个系列内容,更方便、系统地归类,为了让内容更加丰富,品牌产品不会局限在Hi-Fi,更希望能加入家庭影院产品以及音响附件。那么本期内容,我们率先进入英国篇。如果要选一个国家授予音响王国之美称,我相信不少人会把手中的一票投给英国,甚至很多发烧友的第一件音响产品就是英国品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考虑品牌归属地的因素,相信大家都知道马歇尔被红杉中国收购了,那我们能把马歇尔当成国产品牌吗?这显然是不对的。同样英国品牌很多,且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即使本期内容我选了15个品牌,但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品牌成为遗珠之憾,希望以后有机会再作补齐吧。
在产品选择上更加艰难,每一个品牌都有很多经典的产品,其中不乏有顶级旗舰产品,或者是最新推出的产品。强调一下,本次产品选择是纯粹的个人主观选择,我想重点突出该产品的特殊性,并不是一味的旗舰产品推荐。
Tannoy(天朗)
代表产品:Westminster Royal GR
品牌介绍
如果选一个品牌代表英国,那么Tannoy必然榜上有名。创立于1926年的Tannoy明年就要迎来它的百岁诞辰了,几个月前Tannoy的Vince Wade告诉我,Tannoy会在100周年推出一系列特别版或者限量版产品。如果这个主题做得再晚一些,那时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周年产品。再聊回Tannoy,这是一家可以在牛津词典找得到名字的音箱品牌,这还要追述到Tannoy的发家史。
Tannoy并不是以造音箱起家的,而是生产整流器,彼时所有的电器几乎都采用电池供电。Tannoy的创始人Guy·R·Fountain采用钽(tantalum)和铅合金(lead alloy)两种金属发明了可用于充电的整流器,这两种金属名称也成为Tannoy的来源。在确立名字之后,迅速开始研发喇叭单元。1930年,Tannoy搬迁到更大的厂房,也开始涉足公共广播系统设备,音响系统生意势头正盛。随着二战开始,Tannoy所有设备被国家征收,全力生产用于国防的音响设备,包括机场通讯设备、潜艇和坦克装甲车内的通话以及广播扩音系统。由于Tannoy公司在战时所作的贡献,随之也被收录至辞典。
在1948年,Tannoy标志性的Dual Concentric同轴单元,在推出之初,便深受录音公司Decca的关注,Decca也成为Tannoy同轴单元的首位用户。时至今日,Tannoy已经推出多款搭载同轴单元的型号,其中包括旗舰Westminster西敏寺、Canterbury肯德堡、Kensington肯辛顿等等。
产品特点
作为Tannoy的旗舰音箱,西敏寺是Prestige系列系列中体积最大的,箱体容积约有530公升,使得它所迸发出的能量感非常充沛。西敏寺搭载了Tannoy标志性的Dual Concentric同轴单元,2英寸的铝镁合金高音安装在15英寸纸盆低音中央。西敏寺搭载了全新的热处理铝合金高频压缩器,搭配贵族系列标志性的“胡椒瓶”波导器(Pepperpot Waveguide),令新一代的Westminster Royal从SE系列的22kHz延伸至25kHz。西敏寺采用Tannoy研发的锥盆材料,以提高低音单元的表面刚性,搭配Tannoy经典的HE(Hard Edge)硬质双悬边设计。其他配置方面西敏寺同样拉满,ICW ClarityCap MR高级电容、由PTFE(聚四氣乙烯) 绝缘的单芯99.99%纯银线材、低损耗叠片铁芯电感和全新的厚膜电阻等高阶元器件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西敏寺采用WBT的五极接线柱,高音与低音分开,采用双线连接,第五个接线柱则是连接到接地,让声音更干净。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
代表产品:Nautilus周年版
品牌介绍
1966年,John Bowers与合作伙伴Peter Hayward在沃辛创立Bowers & Wilkins(最初名为B&W Electronics Ltd.),以音响店起家,后来专注于音箱研发。在Bowers & Wilkins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人名至关重要:Miss Knight。她是沃辛当地颇有名望的歌剧演员,同样她是John Bowers的客户,Miss Knight在遗嘱中给John Bowers捐赠了10000英镑,用于支持公司发展,为品牌早期扩张提供了资金。并于次年便推出了首款音箱,型号为P1,利润用于购置设备并推动后续研发,自此,一个Hi-End音箱品牌正在冉冉升起。
1970年代,品牌首次将防弹材料Kevlar用作音盆材料,显著提升声音清晰度与低频表现,成为其标志性技术。1970年推出曲线箱体的DM70,打破传统设计;1979年发布的801音箱,首次采用Matrix架构,成为录音室标准设备(如Abbey Road Studios),奠定高端市场地位。1981年在Steyning设立专属研发中心,专注声学、材料学等研究,推动多项技术突破。1993年推出Nautilus,采用螺旋形箱体设计,消除箱体共振,被誉为“金钱能买到的最佳音箱”,至今仍为经典。2005年引入人造钻石球顶高音单元,显著提升高频解析力,成为高端产品的核心配置。
如今,Bowers & Wilkins多线并行,与汽车品牌迈凯伦、玛莎拉蒂、宝马、沃尔沃开展车载音响合作。推出Zeppelin系列蓝牙音响、Formation无线音响系统、P系列耳机等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产品特点
要在宝华韦健旗下选择一款代表产品是十分纠结的事情,鹦鹉螺必然是代表产品无疑,但是800系列、Formation、Zeppelin都有它的象征意义。纠结再三,最终还是选择了鹦鹉螺,鹦鹉螺对音响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创新,日后很多产品都能在其身上看到它的影子,而且鹦鹉螺曾获得女王创新奖。在2023年,为纪念鹦鹉螺推出三十周年,推出周年特别版。壳体由多位专家手工打磨制作,选用供应豪车的油漆喷涂,特别版还有鲍贝珠光色外观,灯光下流光溢彩。同时告别了四四方方的经典造型,采用螺型箱体设计,突破性地后置三根锥形导管,而导管不是仅做造型使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导管可以吸收漫射,大大降低共振,提高声音纯净度。四分频设计配合铝制球顶型高音单元,减少失真,高音清透有韧劲。
KEF
代表产品:LS50 Meta
网址:www.kef.cn
品牌介绍
1961年,英国工程师Raymond Cooke在肯特郡梅德斯通创立了KEF(Kent Engineering Foundry),开启了这一传奇音响品牌的历程。Cooke曾在BBC和Wharfedale等知名音响公司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声学经验。他创立KEF的初衷是通过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打造音质卓越的扬声器,为音乐爱好者带来更纯粹的声音体验。
有几个重要时间需要注意,1962年,KEF推出品牌首款音箱K1,这款音箱的中低音单元使用到Polystyrene(聚苯乙烯)材料,高音单元采用Mylar材料,这一选择在当时是极为“冒进”的,但是这也为KEF日后成为新材料先驱奠定了基因。1967年KEF推出5英寸中低音单元B110以及0.75英寸高音的聚酯薄膜圆顶高音单元T27,这两款单元日后也出现在BBC传奇音箱LS3/5A身上。1973年,KEF率先使用电脑系统测量音箱振膜的运动特性,并由此推出型号105无前障板音箱。在1988年,KEF推出Uni-Q同轴单元,这也是KEF音箱一大重要突破,如今,Uni-Q同轴单元已经升级到第12代,可谓历久弥新。2007年,KEF将专利的Tangerine波导器引入到第8代Uni-Q单元上,提高声音的扩散效率,获得更平滑的声音表现。2020年,KEF开创性地采用MAT超材料吸音技术,并不断更新产品配置。
目前,KEF产品覆盖欧美、亚洲等多个市场。KEF推出Blade系列,MUON音箱凭借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卓越的音质表现,成为品牌旗舰产品。随后有推出LS50 Wireless II、LS60 Wireless、KC62等创新产品。
产品特点
选择LS50 Meta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大部分应该会推荐Baled系列、MOUN,再不济也是Reference系列,但是我认为LS50 Meta对KEF而言,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产品,只需要一个理由,LS50 Meta是首款搭载MAT技术的产品。MAT技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能够吸收高达99%的杂音,当年这项技术可是让无数人眼前一亮。并且其他方面LS50 Meta的配置并不差,作为KEF50周年的献礼,LS50 Meta搭载了第十二代Uni-Q同轴单元,高音单元采用加固球顶技术,将分割振动频率推出可听范围,确保清晰音质。中/低音单元使用轻巧坚硬的镁铝合金锥盆,提升单元刚性,实现精确透澈的音色。箱体设计借助FEA有限元分析,模拟箱内震动情况,采用音箱控振强化骨架设计,灵感源自LS3/5A和Blade,通过约束层阻尼材料减小箱体谐振,效果优于传统材料。箱体内壁配备强化骨架,有效避免驱动单元背面空腔共振,进一步提升音质表现。
ATC
代表产品:SCM20ASL LE限量版
网址:www.atc.audio
品牌介绍
ATC是由Billy Woodman于1974年创立,是英国著名的监听音箱品牌。最初,ATC专注的领域是为PA(公共广播)行业早期生产定制驱动单元,凭借12英寸低音单元PA75-314迅速崭露头角,该单元以高功率承受能力、低失真和大声压级表现著称。
1976年对ATC甚至整个音响行业都是有纪念意义的,ATC推出SM75-150S软球顶中音单元,也就是发烧友口中的馒头中音,拥有更均匀的声场扩散、更宽频响和更低失真,一举改变了录音室的监听标准。馒头中音至今仍是ATC的核心技术,在旗下众多产品中仍能见到它的身影,被无数发烧友奉为“梦中中音单元”。80年代,ATC推出首款完整音箱系统,括SCM50和SCM100系列,并为丹麦广播电台开发便携式监听音箱SCM50A和SCM100A,首次集成内置功放与电子分频器,奠定有源监听音箱的行业标准。Pink Floyd和Supertramp等知名乐队都是ATC的用户。1996 年ATC研发出Super Linear(SL)低音单元,通过新材料消除磁滞失真,在100Hz-3kHz范围内将三次谐波失真降低10-15dB,显著提升人声与乐器的自然还原度。同年推出首套高保真电子设备,包括SCA2前级和SPA2-150功放。
2022年,ATC创始人Billy Woodman逝世,其子Will Woodman继承品牌,延续企业理念,坚持手工生产与严格质检,单元绕制、分频器焊接等环节均由资深工匠完成,确保产品一致性。
产品特点
ATC经典型号很多,而且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代表产品,例如SCM7、SCM35/40/50等等,但是我相信SCM20绝对名列前茅,如果你把范围限定在书架箱,那SCM20的名次会更高。SCM20多年来推出过多个版本,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为了纪念ATC成立50周年,推出SCM20ASL LE限量版,全球限量150对,前障板配置了宝蓝色全粒面纳帕皮革,箱体外观采用ATC专属的深蓝饰面,当然,我所说的代表产品更多层面是SCM20的经典,SCM20ASL LE限量版仅是其中一个代表。以2015年款的SCM20ASL Pro为基底打造。SCM20ASL Pro是SCM20的有源版本,主要面向专业监听领域,同时在家用市场也有很高的销量和声望。内部采用电子分频,并分别配置了输出功率为50W(8欧姆)和200W(8欧姆)的AB类功放用于驱动高音单元和中低音单元。SCM20ASL LE的高音单元型号为SH25-76S,中低音单元型号为SB75-150SL,是2路书架音箱中的最高配置。
PMC
代表产品:BB5 SE
网址:www.pmc-speakers.com
品牌介绍
PMC(Professional Monitor Company)是英国著名的高端音响品牌,由前BBC工程师Peter Thomas与Adrian Loader于1991年创立,专注于专业录音室监听音箱和Hi-End家用音响的研发与制造。Peter Thomas和Adrian Loader在BBC任职期间积累了深厚的声学经验,他们发现市面缺乏能精准呈现各类音乐的音箱,于是结合传输线技术(ATL,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开发出首款产品——BB5/XBD主动式监听音箱。这款音箱凭借优异的低频延伸和动态表现,迅速被BBC Maida Vale录音室采用,成为行业标杆,并为PMC赢得专业领域声誉。
1999年推出FB1落地音箱,标志着PMC正式拓展民用领域。后续推出DB1、Twenty系列等,将专业监听技术融入家用设计,例如2016年的twenty5系列和2018年的旗舰fact fenestria。2023年发布的Prodigy系列(如Prodigy1书架音箱)延续QB1旗舰技术,采用Laminair空气动力学导向孔和Ci系列单元,强调“录音室级音质家用化”。
2008年推出“i系列”升级产品线;2021年庆祝成立30周年,Peter Thomas获专业音响协会(IPS)荣誉会员称号;2024年发布Prophecy系列,结合环保材料与音质升级,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PMC音箱被全球顶尖录音室(如Abbey Road、Metropolis)和电影制作公司(如Lucasfilm、Dolby)采用,参与《泰坦尼克号》《加勒比海盗》《权力的游戏》等作品的混音制作,并于2003年因技术贡献获艾美奖。
产品特点
SE系列是在2014年推出,取代当时的i系列,IB2、MB2、BB5三款产品也升级到SE版本。BB5SE 配备了直径达380mm的Radial低音单元,采用独特的轮辐式设计,能够提供强劲且精准的低频响应,尤其适合处理大动态音乐信号。PMC专利的传输线设计有效延长了低频声波的传输路径(ATL 有效长度达4 米),显著提升低频下潜深度和清晰度,同时减少失真,实现更自然的音色还原。高音单元采用 27mm SONOLEX 磁冷液软半球高音单元,具备高解析力和细腻的高频延伸,确保高频细节通透自然。75mm特制软半球中音单元(PMC75 SE),专为 SE 系列优化,在单元外围做了一圈金属号角设计,强化中频密度与动态表现,衔接高低频段更流畅。箱体采用高密度声学材料,结合紧凑的传输线结构,减少共振干扰,提升声音纯净度。
LINN(莲)
代表产品:Klimax LP12
网址:www.linn.co.uk
品牌介绍
提到英国音响品牌,LINN是必然会被拿出来反复提及,甚至很多人都以拥有一件LINN产品为梦想。其实很多品牌的诞生并没有太大的宏图大志,仅仅只是对购买的产品不满意而已,LINN的诞生亦是如此。故事的主人公名叫Ivor Tiefenbrun,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精密零件厂,主要制造飞机零件,这也为后来lvor后来成为工程师提供了先决条件。lvor从小就喜欢音乐和音响,在对购买的HiFi系统不满意之后,lvor决定自己制造。由于那时候lvor还没有正式的生产厂房,因此只能借助其父亲的零件厂。
1973年,LINN推出第一件产品Sondek LP12黑胶唱盘,使用单点轴承支撑结构,这也是LINN Logo的来源,五十年后的今天,LP12仍能在不停的复刻生产。LINN的想法一直具有前瞻性,也许在当时看来十分大胆,但是时间会给出正确答案。在90年代,随着CD开始兴起,当大家都以为LINN作为模拟音乐的代表会抵挡数字音乐的浪潮时,LINN却投身到数字音乐研发中,并于1993年推出第一款CD播放器Karik,五年之后,LINN推出了又一经典之作Sondek CD12,在各大榜单中,CD12如同二十年前的LP12一般,强势刷榜。不得不说,LINN总会擅长给人们制造惊喜,当大家在期待LINN什么时候推出CD12的后续之作时,LINN宣布停产,转头研究起了数播,大约在2007年推出Klimax DS,是最世界上最早的高端流媒体播放器之一。
产品特点
这么多年来,LINN不断有新产品推出,同时也有产品出圈,比如Klimax DSM数播、360旗舰音箱,或者是Klimax Solo 800等等,我有一百个理由选择其中一款,但是没有一个理由让我不选择LP12。作为HiFi史上的常青树,LP12仍在创造价值。目前LINN在售的LP12有三个版本,包括Klimax LP12、Selekt LP12以及Majik LP12。熟悉LINN的玩家都知道,但凡带有“Klimax”标签,意味着是LINN的顶级系列。Klimax LP12由LINN最好的组件构成,核心之一的单点轴承是新型Karousel轴承,可提供更平稳的旋转和更高的稳定性。整体铣成的副底盘和臂座,几乎消除了每个组件之间的螺丝、固定装置和连接之间的振动。Ekos SE唱臂是由钛金属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声音性能和低共振特性。采用旗舰MC唱头Ekstatik,拥有独特的铝铜嵌合结构,蜂窝状唱头座与Ekstatik的镂空设计,将唱头质量整体质量减少,蓝宝石针杆上的微脊型唱针减少读取丢失信息。
EAR YOSHINO
代表产品:V12
网址:www.earyoshino.com
品牌介绍
EAR YOSHINO(Esoteric Audio Research)是由英国电子工程师Tim de Paravicini于1978年创立的真空管音响品牌,其名称中的“Yoshino”源自Tim的日本妻子。Tim被誉为“鬼才设计师”,早年曾为日本Luxman设计经典产品(如C1000与M6000前后级)。
Tim于1976年推出的首款产品EAR 509单声道放大器,采用PL509真空管,以无回输设计和复杂输出变压器实现低失真,成为品牌传奇,至今仍在生产并持续优化。这一设计奠定了EAR在真空管功放领域的独特地位,其“机械与电子结合”的理念贯穿后续产品,如旗舰型号V12合并式功放,灵感源自跑车V12引擎,每声道6枚EL84功率管呈V形排列,搭配平衡桥接线路(Balanced Bridge),输出功率达50W,兼具工业美学与高保真性能。
2016年EAR推出88PB唱头放大器,融合真空管、晶体管和升压变压器技术,支持MM/MC唱头,以多重屏蔽机箱和手工绕制升压牛为特色。2019年推出868L前级与534后级套装,前级采用PC 868胆管实现低噪高动态,后级以纯A类EL34推挽设计输出50W。Tim坚持手工制作与“不妥协”的电路设计,拒绝流水线生产,确保每台设备细节精准。其产品以“真实而优雅”的音质著称,如V12的鲜活中高频与扎实低频,以及88PB的明艳音色。此外,品牌推出的“免调偏压”技术(如V12和534后级)简化了用户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接受度。
产品特点
看到V12这个型号,第一反应其实是跑车上的12V发动机,但是EAR V12与V12发动机亦有异曲同工之妙。V12是一款真空管合并式功放,设计灵感源自跑车的V12引擎,每声道采用6枚EL84功率管,以V字形斜插排列于机箱两侧,形成类似引擎气缸的视觉效果。机箱采用梯形结构,金属保护罩和弧形面板设计进一步强化了机械感,甚至细节处(如木质饰板)也呼应了经典跑车的元素。采用超线性放大(Ultra-Linear)结合Balanced Bridge技术,通过变压器初级绕组的平衡分配和负反馈设计,实现低失真(<0.03%)和50瓦的高效输出。每声道使用6枚EL84功率管并联推挽,配合10枚ECC83(12AX7)信号管,形成独特的低阻抗、高线性放大线路,兼具晶体管机的稳定性和电子管机的空气感。V12拥有免调偏压以及快速热机功能,方便玩家使用。
Harbeth(雨后初晴)
代表产品:Nelson低音脚架
网址:www.harbeth.co.uk
品牌介绍
1970年代,英国BBC需要为外景广播设计一款小型、轻便且频响性能优异的书架音箱,这个项目交给Dudley Harwood所带领的团队,最终打造出经典的LS3/5A监听音箱。到了1977年,Harwood离开了BBC并创立了Harbeth品牌,而Harbeth源自于Harwood与其妻子(Elisabeth),各取一半组成了品牌名字。至于中文名字雨后初晴,完全要归功于当时香港代理商,简直把中文翻译所追求的“信达雅”完美呈现出来。
作为BBC监听音箱的原设计者之一,Harwood在校声时,自然会保持其迷人的中频,同时Harwood又深知现今的发烧友,对高频空气感、分析力的要求与往日不同,适度地增加了高频延伸,低频则推崇松厚自然,速度感与古典音乐最合拍。
1986年,年事已高的Harwood传位给天才设计师Alan Shaw。Harbeth在1987年时获得BBC授权生产LS3/5A,同时又推出了Compact作为中型书架箱的精品,再就是把Harwood留下的最后设计MK-V完成投产,即现今的HL5。
在LS3/5A停产之后,在1990年,Harbeth推出了以其为基本改良的P3音箱,接着则是1995年的P3ES与2012年的P3ESR等后续型号,ES指的是Extra Specification更高阶性能,R则代表使用了Harbeth独特的Radial聚合物中低音单体振膜。P3系列一直是Harbeth旗下最精致的系列产品,保留了LS3/5A的基因,经过多年发展,最新型号为P3ESR XD,XD是eXtended Definition的缩写,意为延伸更好的解析力。
产品特点
这同样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选择,很多人大概会选择P3ESR,这当然是一个不会错的答案,但是我也说了,我希望选择一些有突破性的产品,那么Nelson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对Harbeth都是一个传统、规矩甚至是古板的形象,但是Nelson的出现却是让人有些意外。你可以把Nelson低音脚架的圆柱部分理解为它的箱体,内置了一个5英寸口径的低音单元,很有讲究的是,这个口径与LS3/5A的中低音单元相对应,也就是Nelson是为LA3/5A这类小音箱量身打造的,Harbeth在Nelson低音脚架中内置50W的功率放大器进行驱动。Nelson低音脚架通过内置的DSP优化了分频点、相位以及波形处理,更便捷地接入到LS3/5A音箱中。Harbeth Nelson接线方面,在圆形底座背部设置了超低音的音量旋钮、DC 24V的供电接口。圆盘状的底部除了稳定作用,还能安置整机电路,用于散热,更重要的是让低频扩散能够做到360°扩散。
Cambridge Audio(剑桥)
代表产品:Edge系列
网址:www.cambridgeaudio.com
品牌介绍
原本这个位置我想留给EVO ONE无线流媒体音箱,但是因为EVO ONE在前几期内容也经常提及,因此最后选择了旗舰Edge系列。Edge系列推出时间是2018年,当时正值Cambridge Audio成立50周年,刚推出之时,只有三款型号,分别是Edge A合并式功放、Edge NQ串流前级和Edge W立体声后级。在两年之后,Cambridge Audio才堪堪推出单声道后级Edge M。Edge M采用Class XA功率放大技术,输出为200W/8Ω、350W/4Ω。至于Edge W,每声道输出是100W/8Ω、200W/4Ω。Edge A配备了反向对称的双环形变压器,以及Class XA放大技术,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00W/8Ω,配有光线、同轴、USB-B、HDMI ARC以及RCA和平衡XLR接口,前面板配有6.3mm耳机输出插孔,是一台全面全能的合并式功放。Edge NQ内置了Google Chromecast、Spotify Connect、Apple AirPlay、蓝牙aptX HD、网络电台等。Edge NQ前级还搭载了Cambridge Audio自家开发的StreamMagic流媒体平台。具有solid-state音量控制调节,确保声道音量保持平衡。
产品特点
原本这个位置我想留给EVO ONE无线流媒体音箱,但是因为EVO ONE在前几期内容也经常提及,因此最后选择了旗舰Edge系列。Edge系列推出时间是2018年,当时正值Cambridge Audio成立50周年,刚推出之时,只有三款型号,分别是Edge A合并式功放、Edge NQ串流前级和Edge W立体声后级。在两年之后,Cambridge Audio才堪堪推出单声道后级Edge M。Edge M采用Class XA功率放大技术,输出为200W/8Ω、350W/4Ω。至于Edge W,每声道输出是100W/8Ω、200W/4Ω。Edge A配备了反向对称的双环形变压器,以及Class XA放大技术,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00W/8Ω,配有光线、同轴、USB-B、HDMI ARC以及RCA和平衡XLR接口,前面板配有6.3mm耳机输出插孔,是一台全面全能的合并式功放。Edge NQ内置了Google Chromecast、Spotify Connect、Apple AirPlay、蓝牙aptX HD、网络电台等。Edge NQ前级还搭载了Cambridge Audio自家开发的StreamMagic流媒体平台。具有solid-state音量控制调节,确保声道音量保持平衡。
Arcam(雅俊)
代表产品:AV41
网址:www.arcam.co.uk
品牌介绍
Arcam是英国著名音频品牌,成立于1972年,由剑桥大学的学生创立,由John Dawson & Chris Evans牵头,最初名为“Amplification & Recording Cambridge Ltd”(A&R代表“放大与录音”),后更名为ARCAM。品牌以“精准还原音乐本质”为核心理念,五十余年来持续深耕高端音频领域,其产品涵盖功放、CD机、家庭影院系统等,以卓越音质和英伦声学风格闻名。
1976年首款功放A60问世,这款合并式功放凭借浓郁的音乐性、稳定的质量和小巧设计,意外热销超3万台,奠定品牌市场地位。1989年推出世界首款独立DAC解码器Black Box,创新性地将CD转盘与解码器分离,提升音质表现。Arcam曾与dCS合作开发Ring DAC芯片,应用于旗舰CD机FMJ CD23,以高解析力和音乐性被誉为“平价版dCS”,进一步巩固Hi-Fi领域地位。Arcam是以生产制造HiFi设备起家,但是在家庭影院领域也有着突出成就。包括环绕声前级处理器AV41,后级功率放大器PA720、PA410、PA240,合并式放大器AVR11、AVR21、AVR31。
2017年,Arcam被哈曼国际(Harman International)收购,进一步增强了其研发能力和市场影响力。并且在近年来,与哈曼国际旗下品牌进行深层联动,例如A25功放搭配JBL L100音箱和A5功放搭配JBL 4309音箱,联合JBL STUDIO 698推出支持杜比全景声的AVR5家庭影院套装。2020年,随着哈曼国际被三星电子收购,Arcam也成为三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为其在智能音频和流媒体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和支持。
产品特点
AV41是一款前级处理器,拥有16通道的处理能力(接口同时配备了RCA和XLR平衡接口),支持Dolby Atmos、DTS:X和Auro-3D等主流沉浸式音频格式。提供7组HDMI输入和3组HDMI输出(其中1组支持eARC回传功能),HDMI接口均是HDMI 2.1和HDCP2.3标准,能够处理8K/60fps和4K/120fps的视频处理能力,支持Dolby Vision、HDR10+、HDR10和HLG传输。此外还配备了4组同轴、2组光纤、6组模拟RAC输入,方便接驳各种信号源设备。AV41还内置了音乐播放功能,支持蓝牙aptX HD、Apple Airplay2和Google Chromecast,也可通过厂方研发的MusicLife App,播放NAS或UPnP音乐服务器内的音乐内容,支持MQA解码和Roon Ready。Arcam是最早一批接入Dirac Live房间校正技术的品牌,因此AV41内置了Dirac Live全套功能,当然,高端用户可以付费额外购买Dirac Live Bass Control功能,对低音炮进行更精细的调节控制。
Musical Fidelity(音乐传真)
代表产品:A1
网址:www.musicalfidelity.com
品牌介绍
Musical Fidelity在1982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由Anthony Michaelson所创,Anthony除了是创始人之外,他还是一位音乐家,擅长演奏单簧管,非常热爱音乐。他对当时的音响设备无法真实再现乐器声音感到感到失望,并且高级音响器材价格相当昂贵,非一般所能承担。因此,Anthony决定生产拥有好声音且价格亲民的音响器材。
Musical Fidelity第一件产品是在1982年发布的前级The Preamp,踏出了放大器研发的第一步。在1984年,Anthony开始设计纯A类合并式功放A1,并于两年后正式面世。A1的出现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对大功率功放的需要,因此A1大获成功,Musical Fidelity同样一炮而红。次年,Anthony推出了比A1功率大一倍的A100(每声道输出功率为50W),由于功率更搭,A100所能驱动的音箱更加多,A100获得一众好评。自此,Musical Fidelity成为了制造A类功放最好的厂家之一。Musical Fidelity的研发之路走得相当稳健,几乎每年都会有新产品与用户见面。1986年,A370功率放大器推出,次年,全球首款高端DAC产品Digilog诞生。1988年两款重磅产品推出,MVX前级是首批采用胆石混合结构的一批产品,以及SA470功率放大器,甲类输出率高达99%。
2018年,奥地利知名黑胶唱盘品牌Pro-Ject收购了Musical Fidelity,Anthony继续担任品牌顾问,保证产品的研发。目前Musical Fidelity旗下的产品系列非常丰富,包括Nu-Vista、M8、M6、M5、M3、M2、MX、LX和V90系列。
产品特点
Musical Fidelity的代表产品毫无意义当然是A1了,在A1停产之后,A1仍然在二手市场上流通。到了2023年,Musical Fidelity再次复刻推出A1,熟悉中的纯A类设计,并没有与时俱进,加入DAC、流媒体、音量控制芯片等配件,仅仅只是在基础参数上进行改进。新版A1的输出功率从以前的20W(8欧姆)提高到25W(8欧姆),增加了MM和MC唱头放大电路,也增加了Direct直通功能(增益降低10dB),能对应黑胶唱盘和高输出的数字音乐播放器。在内部元件使用方面,新版A1的变压器有两组次级线圈,分别给左右声道功放电路供电,电源部分的供电能力足够对应放大器最大耗电量量的两倍,控制力得到显著的提高。至于前级电路和1985年版本相同,并同样使用TL071运放作为放大元件。另外,放大电路上还使用了PP电容,低噪声的金属膜电阻等元件。
Wharfedale(乐富豪)
代表产品:Denton 85周年纪念版
网址:www.wharfedale.co.uk
品牌介绍
界上拥有90年品牌历史的音响品牌少之又少,早期的英国拥有深厚原始资本积累和先进技术,音响起步也相对较早,其中Wharedale就是其中一家。1932年,Gilbert Briggs在英国约克郡伊尔克利的地下室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只电磁圈推动的喇叭单元。1933年,Gilbert参加了布拉德福德无线电协会举办的竞赛,并一举拿下一等奖和二等奖,更重要的事,还获得了Wharfedale公司第一张最大订单。
Gilbert对音响事业的贡献不至于生产制造产品,在1948年,Gilbert开始著书,出版了经典著作《LOUDSPEAKERS》,是世界上第一本讲解音箱设计和制作的书本,也是无数音响行业工作者的启蒙读物。50年代,Gilbert做了一件大事,Gilbert于好友兼同事Quad乐队的Peter制定计划,Quad提供扩音设备,Wharfedale负责音箱系统,在伦敦著名的Royal Festival皇家音乐厅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用音响产品录制播放PK乐队现场演奏,一时间引起上流社会的追捧。
往后的日子里,Wharfedale几经易主,直到1997年,IAG先歌集团全资收购Wharfedale,凭借IAG先歌更强的整合资源能力和策略,Wharfedale不断推出新产品,焕发新生机。2002年,为了纪念品牌成立70周年,推出EVO系列,2003年推出OPUS杰作系列,2004年,Diamond钻石9系列上市。可以发现,Wharfedale在产品方面不断更新,并且涉猎范围也从两声道Hi-Fi拓展到家庭影院。
产品特点
Denton是Wharfedale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型号,首发时间应该是1967年,为了纪念品牌成立85周年,推出周年纪念款,事实上,在Denton 85th版之前,Wharfedale便推出过80th版。Denton 85th版的高音单元采用钕铁硼强磁力系统,搭配两层音圈驱动。可以发现Denton 85th版的高音单元并不是安装在中央对称线上,而是做了8°偏向设计,目的是获得更好的高音指向性和扩散角度。中低音单元是代表性的Kevlar编织锥盆结构,加碳素纤维加神秘海洋植物纤维,在表面涂有特殊涂层,单元尺寸由此前的5英寸改成6.5英寸。音箱采用木材与复合材料融合而成的三明治结构,可强化箱体刚性,箱体内部也加入特殊的支架结构,前障板加上四个斜面,让安装在上面的单元更稳固,并且有效消除单元振动所产生的振动,引起失真。
Spendor(思奔达)
代表产品:Classic 4/5
网址:www.spendoraudio.com
品牌介绍
BBC LS3/5A由Harbeth创始人Harwood的团队设计而成,这个团队也为音响史上贡献了不少的品牌,其中就是Spendor的创始人Spencer Hughes,品牌名称是源自创始人与其妻子Dorothy组合而成。Spendor是少数坚持家族传承的英国音响厂,早期产品设计保守但工艺严谨,如箱体采用对称木纹、分频器手工绕制,并严格控制在0.5dB频响误差内。
1969年,Spendor推出首款符合BBC监听标准的音箱BC1,采用Bextrene塑料锥盆中低音单元和Celestion高音单元,成为广播电台的行业标杆,累计销售超600对。其精准的人声重现和低音染特性奠定了“BBC声”的基调。1970年代,Spendor成为BBC授权生产LS3/5A监听音箱的厂商之一,Spendor也与Rogers、Harbeth被封为LS3/5A三大正统。:2020年推出的Classic 4/5取代传统LS3/5A,通过小口径轻量化振膜提升瞬态响应,低频延伸至55Hz,同时保留标志性中频厚度。
2001年,Audiolab创始人Philip Swift收购Spendor,推动品牌现代化。他保留传统音色精髓的同时引入先进管理,扩建萨塞克斯工厂,并推出S系列、A系列等新产品线,屡获国际奖项。2017年,Spendor推出全新Classic系列,融合传统设计与现代技术。旗舰型号Classic 200采用密闭式箱体、Kevlar低音单元和镁合金框架,低频下探至20Hz,延续专业监听血统。入门级A系列以高性价比吸引大众;D系列主打时尚设计与高解析;Classic系列专注监听级音质,覆盖从4/5书架箱到200落地箱的全场景需求。
产品特点
目前Spendor的代表产品就是Classic系列,Classic 4/5是Classic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款,Classic 4/5是以LS3/5A为灵感设计的,Spendor认为经典仍需要突破,因此才命名为Classic 4/5。Classic 4/5采用了一个22mm编织软球顶振膜高音单元,在高音单元周围做了一个环形设计,目的是让Classic 4/5获得更出色的高频响应。中低音单元是一个15cm EP77聚合物中/低音单元,EP77是Spendor自研的一种材质,EP77材质兼具轻量化与高刚性,配合长冲程设计,可承受大动态音压并减少失真,低频下潜至55Hz,超越传统BBC LS3/5A的70Hz低频限。继承Spendor经典的薄板箱体调音理念,通过精确控制的箱体共振增强中低频的温润感,同时避免中高频音染。前障板加固设计确保单元线性运动,侧板与底座的阻尼结构进一步抑制不良振动。但是Classic 4/5的灵敏度仅为84dB,比较考验功放的驱动力。提供樱桃木与胡桃木两种木皮选择。
Quested(罗杰之声)
代表产品:Q212FS
网址:www.quested.com
品牌介绍
Monitor Audio是英国音响领域的标志性品牌,创立于1972年,以创新技术和金属振膜单元闻名全球。品牌早期便以“金高音”(C-CAM陶瓷镀膜铝镁振膜)技术奠定行业地位,1988年推出的Studio 10成为首款采用镀金铝合金振膜高音单元的音箱,凭借通透细腻的音质迅速成为高端发烧音箱的代表。此后,猛牌持续深耕金属振膜技术,其“黄金系列”(Gold Series)自1980年代起便成为品牌核心,历经六代革新,始终以声学工程与设计美学并重著称。
进入21世纪后,猛牌在技术与产品线扩展上屡创突破。2010年代,旗舰Platinum系列引入MPD气动式高音单元,进一步提升了高频延伸与细节还原能力。2022年,品牌推出革命性的RDT III(刚性振膜技术)平面单元,应用于五十周年纪念产品Hyphn双子座音箱。同年,Hyphn的技术成果也被下放至Gold 6G系列,该系列于2024年8月发布,采用六角振膜技术(HDT),通过振膜表面的六边形结构抑制分裂失真,并搭配环保人造饰面,成为兼顾性能与可持续性的代表。
Monitor Audio的产品线覆盖广泛,从入门级Silver系列到高端Platinum系列,再到定制安装音响,均以高性价比和易于驱动的特性受到市场青睐。2023年推出的第七代Silver系列进一步优化了分频设计与刚性表面技术(RST II),强化了家庭影院的适配性。2024年,品牌还推出Climate系列,扩展户外音响市场,并发布Studio 89等新品,延续经典设计语言。
产品特点
Hyphn双子座起初是为了纪念品牌成立50周年所设计的概念产品,原本的型号名称叫做Concept 50,随着决定将其量产化才改名为Hyphn。Monitor Audio将旗下最先进的技术、材料、理念全部运用到Hyphn身上,Hyphn的核心便是M-Array模块,这项核心技术是在一只气动高音加上周围环绕的6只2英寸平面中音,组成点声源结构,能营造出色的清晰声场与明确的结像定位。高音单元是第三代MDP III气动式单元,能够获得更极限的高频延伸,据官方数据,能够达到60kHz。M-Array模块左右各有一对8英寸的RDT III低音单元,以面对面的方式工作,以抵消产生的谐振。Hyphn的箱体采用特殊复合材料制成,混合压克力、矿石与其他天然材料进行热塑形,提高箱体的刚性和惰性,让音箱在运作时不会产生振动。M-Array外壳是采用3D打印制成,使得Hyphn的外观非常科幻。
Monitor Audio(猛牌)
代表产品:Hyphn
网址:www.monitoraudio.com
品牌介绍
Monitor Audio是英国音响领域的标志性品牌,创立于1972年,以创新技术和金属振膜单元闻名全球。品牌早期便以“金高音”(C-CAM陶瓷镀膜铝镁振膜)技术奠定行业地位,1988年推出的Studio 10成为首款采用镀金铝合金振膜高音单元的音箱,凭借通透细腻的音质迅速成为高端发烧音箱的代表。此后,猛牌持续深耕金属振膜技术,其“黄金系列”(Gold Series)自1980年代起便成为品牌核心,历经六代革新,始终以声学工程与设计美学并重著称。
进入21世纪后,猛牌在技术与产品线扩展上屡创突破。2010年代,旗舰Platinum系列引入MPD气动式高音单元,进一步提升了高频延伸与细节还原能力。2022年,品牌推出革命性的RDT III(刚性振膜技术)平面单元,应用于五十周年纪念产品Hyphn双子座音箱。同年,Hyphn的技术成果也被下放至Gold 6G系列,该系列于2024年8月发布,采用六角振膜技术(HDT),通过振膜表面的六边形结构抑制分裂失真,并搭配环保人造饰面,成为兼顾性能与可持续性的代表。
Monitor Audio的产品线覆盖广泛,从入门级Silver系列到高端Platinum系列,再到定制安装音响,均以高性价比和易于驱动的特性受到市场青睐。2023年推出的第七代Silver系列进一步优化了分频设计与刚性表面技术(RST II),强化了家庭影院的适配性。2024年,品牌还推出Climate系列,扩展户外音响市场,并发布Studio 89等新品,延续经典设计语言。
产品特点
Hyphn双子座起初是为了纪念品牌成立50周年所设计的概念产品,原本的型号名称叫做Concept 50,随着决定将其量产化才改名为Hyphn。Monitor Audio将旗下最先进的技术、材料、理念全部运用到Hyphn身上,Hyphn的核心便是M-Array模块,这项核心技术是在一只气动高音加上周围环绕的6只2英寸平面中音,组成点声源结构,能营造出色的清晰声场与明确的结像定位。高音单元是第三代MDP III气动式单元,能够获得更极限的高频延伸,据官方数据,能够达到60kHz。M-Array模块左右各有一对8英寸的RDT III低音单元,以面对面的方式工作,以抵消产生的谐振。Hyphn的箱体采用特殊复合材料制成,混合压克力、矿石与其他天然材料进行热塑形,提高箱体的刚性和惰性,让音箱在运作时不会产生振动。M-Array外壳是采用3D打印制成,使得Hyphn的外观非常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