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png

我们聆听音乐的方式,在最近十来年间发生了两个巨大的变化:其一是物理载体的消失,即CD、黑胶、卡带等实体唱片被取代,它们成了电脑、U盘和外接硬盘里的数字文件,从早年的MP3到如今的数字无损文件;其二是传输方式的变革,从有线到无线,进而发展为在线流媒体……换句话来说,它不仅“革”掉了物理载体的“命”,甚至你都不用在家里存储这些数字文件(占据你的硬盘空间),通过网络连接,就能实时播放。

带来的后果是,我们获取音乐的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透过物理空间来存放碟片不再是必要,也无需翻碟或换碟,一台手机和支持流媒体播放的无线音响(系统),就能完成在不同空间里对音乐的播放。

更重要的是,最初被视为解决移动应用场景(便携式随身听)诞生的数字音乐,如今登堂入室,反倒成为了家庭音乐的主宰。

造化弄人!

021.png

谁才需要多房间音乐系统?

谁才需要多房间音乐系统?这是个好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人们对音乐应用的不同需求,以及我们随之能给予的推荐。

如果你只有一台智能手机,独居在一个小房间里,没有独立音响,所有音乐的播放,仅限于手机的外放喇叭。那么多房间音乐系统,似乎并不适合你。

如果你通常只在卧室里听音乐,有一台小型蓝牙音箱。你很少去其他空间里播放音乐,比如厨房或是浴室,或者说你父母并不太喜欢你将自己中意的音乐,在客厅里大声播放……那么,一台手机和一个小型蓝牙音箱可以满足你全部的需求。

但是,当你在不同房间里设置了无线音响,它们支持Wi-Fi网络的接入,而且你喜欢在不同房间里播放音乐,比如卧室或客厅,对,还有人喜欢在卫生间里大声放音乐或听播客(以我的经验来说,语音类播客并不适合在浴室里收听),那么你需要多房间音乐系统!不管是播放同一内容,以便在不同房间里穿梭时,也能听到不间断的音乐;又或者是家中的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听自己想听的音乐/博客,那么多房间音乐系统是必须的。

Wi-Fi与蓝牙在音乐传输上的区别

请留意我们的措辞!“无线音响”与“蓝牙音箱”是有显著区别的。

无线音响最大的特点在于,它通过Wi-Fi进行音乐传输,借助手机App能够实现协同工作,即如前所述,把音乐同时推送到多个房间(位置)。理想情况下,你可以随时无缝添加或删除不同的房间,同步播放或者在每个房间播放独立的音乐。

蓝牙的不同,不仅仅局限于音质传输标准(速率)上的差异,事实上,绝大多数蓝牙音箱只能与手机/移动终端实现“一对一”传输。而且,当有电话进入时,这种传输还会中断。

当然,少数也支持几台不同手机与单个蓝牙音箱相连,但这时就无法协同工作(会“打架”)。应用上,局限性非常大。

附录:蓝牙Auracast(广播音频)

Auracast(广播音频)是蓝牙LE Audio(低功耗音频)中的一项技术,目的在于破解蓝牙只能“一对一”传输的难题。

它允许单个发射设备(如智能手机、公共广播系统),向范围内无限数量的接收设备(蓝牙音箱、耳机、助听器等)传输音频数据流。至于后者,可以通过设备扫描(类似Wi-Fi列表)来加入其中。

很显然,这项技术更多被视为公共广播系统的一部分,而且目前没有真正普及开来。

022.png蓝牙Auracast工作原理

031.png

开放式、封闭式,多房间音乐系统类别选择

生活在当今社会,显然不再需要我们复述“生态”的重要性。从手机到新能源汽车,人类通过实践(教训),或者说在拥抱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完整领略了生态的重要性。

多房间音乐系统的生态,可以简单划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封闭式很容易理解,即某个品牌自行设立“游戏规则”,在自有系统中,实现畅快连接,优点自然就是独立性。有代表性的,便是HEOS、Sonos、(Cambridge)StreamMagic、(Yamaha)MusicCast和Lumin等。

开放式,就是由不同无线音响或音频设备共同构成,通过共享协议来协同工作。有代表性的,则包括Apple的AirPlay2、腾讯的Q Play、DTS Play-Fi以及海外市场比较主流的Amazon Alexa和Google Cast等。优点是,你不需要在家中组建一个由单一品牌音响构建的系统。举例说,你在厨房里可以使用Apple的智能音箱,书房里是Sonos的无线音响,客厅里则是Denon的AV放大器,卧室里安放了一对KEF的无线书架箱……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有“悟”到什么?是的!其实开放式系统中,也包含了那些封闭式系统的产品,Sonos、支持Heos的Denon产品、许多BluOS产品,它们都支持AirPlay2。真所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那么,具体我应该如何来选择?其实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这涉及到初始设置、日常使用以及升级灵活性等各个方面,我们将在后文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032.png “生态”是多房间音乐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组建一套封闭式的多房间音乐系统

封闭式系统的优点在于,它的独立性。

一旦决定购买哪个品牌的无线音响后,你基本上就“一条道走到黑”了。对于不喜欢折腾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个更好的主意。

同品牌下丰富单品可以实现更多的应用

不少封闭式系统的应用品牌,会提供不同用途的产品。

拿Sonos举例,它有从小到大的无线音响——支持空间音频的Era 300(也是其主打产品)、小一号的Era 100、同属Soundbar产品的Arc/Beam(第2代)/Ray,还有Sub4/Sub3超低音。你可以将它们组成无线立体声系统(其实单个Play 5就是一个立体声系统),甚至是无线多声道家庭影院。对了,最近它还推出了一款功能强大的头戴式耳机产品Sonos Ace,并且上线了“跳票”许久的TrueCinema,可以直接让Soundbar推送的音乐被以虚拟环绕声形式转接到耳机中。可以这么说,在无线多房间音乐中,你能想到的应用,它都具备了。

041.png同一品牌下有不同用途的产品

042.png从多房间应用到分离式家庭影院

单个App就能完成所有的操控

既然是同品牌产品,使用单个App,就带来了两方面的“好处”。

从初始设置到日常操作,都会比较方便。依然拿Sonos举例,在连接一款新产品时,只需在App上选定型号,然后按压产品上特定按键,通常很快就能完成连接。你之前在其它产品上已有的设置,也能同步“复制”过来。

App基本上会有主流的流媒体应用,你可以直接在Sonos的App中调用Apple Music或QQ音乐。这样就不用再回到音乐流媒体平台上去进行操作。

说得具体些,我就把Apple Music和QQ音乐的会员绑定到Sonos App中,直接调取,甚至还能跨平台在App上搜索我想要听的音乐。

043.png在App上绑定音乐应用

其它如播放列表、睡眠定时,甚至TruePlay的自动音场修正,都能在那里完成设置。一句话,太简便了!

044.pngTruePlay自动音场修正

如果你们家中有不少人,有不同的房间,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音乐的喜好,那这种封闭式系统就是个好选择,通常它们更容易让人们同时掌控不同区域的音乐。还有则是,遇到对智能终端/电脑有偏好(分歧)的,那么这些系统也很有用。比如我同时就在iPhone、iPad、MacBook和PC上使用这些App。

潜在风险和我们的推荐

不过万事无绝对。当你听命于单个品牌,而它又做出了一些糟糕的决策,那就是使用封闭式系统最大的弊端。

我说的,还是Sonos。去年它就搞了这么一出,这让我开始习惯直接在Apple Music中以AirPlay2来推送音乐,虽然最糟糕的时刻里,这么做也无济于事。

抛开这些意外不谈,如果追求设置和操控的简洁性以及兼容性,我们依然推荐这种封闭式的多房间音乐系统。毕竟,再不济,也有AirPlay2“垫底”。

0501.png

应用实例:如何使用HEOS来构建多房间音乐系统

现在,我们来聊聊HEOS。

HEOS(家庭娱乐操作系统)是由Denon(天龙)开发的无线多房间音乐系统,借助Wi-Fi网络连接家庭中的音响设备,实现全屋音乐共享与灵活控制。

0502.png

1.HEOS最多支持32个设备互联,可将任意房间的设备进行组合(最多16台为一组),同步播放一个音乐。当然,也允许它们分别/单独来播放。

2.集成Apple Music、QQ音乐、喜马拉雅等主流服务以及海外流媒体平台,如Spotify、Tidal等。支持本地音乐播放,如NAS、USB或电脑中的音乐文件。

目前HEOS的兼容品牌,主要就是Denon、Marantz和Definitive Technology。从数量上看有限,但不要忘记,Denon和Marantz拥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从单纯的流媒体播放机、流媒体功放、AV放大器到无线音响,如果灵活应用,也是非常广泛和具有代表性的。

如何使用HEOS

我们通过一组菜单截图来说明,如何使用HEOS。

目前在国内市场,可以添加的应用就是喜马拉雅、索尼精选Hi-Res。QQ音乐可以通过QPlay来调用,即在QQ音乐App中进行“设备投放”。

再来看多房间应用。这个界面是我们之前在宝华韦健旗舰店测评Marantz Model 60n时记录下的,很具代表意义。因为这其中有相当多的空间(至少是5个)。默认的,便是当时我们正在使用的,但其它房间的应用也能同步看到,也可以随时调用。试想一下,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五六个房间,每个用户都能播放自己想要聆听的音乐,而且是在不同的设备上。这是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场景。

下面这些图,你4个一排排版,图注对应放,两排

0503.png下载HEOS App,进行注册和登陆

0504.png添加流媒体音乐服务

0505.png有QPlay、喜马拉雅等平台可选

0506.pngQPlay的操作界面

0507.png不同房间的操作界面

0508.png同样也可以连接NAS使用

0509.png播放手机中已内置的音乐

0510.png播放机本身的调整功能

061.png

应用实例:如何将多房间音乐拓展到传统器材上

这又是个非常现实的话题。无论我们是HEOS或Sonos用户,很多人可能家里还有之前购置的音响,比如黑胶唱盘。那些黑胶唱盘未必就自带无线功能,或者说它只是附带了蓝牙传输,当你想要将它播放的黑胶音乐无线推送给其它房间的设备时,该怎么办?

在HEOS中,它被称为HEOS Link外接模块(流媒体前级);在Sonos中,具体到产品层面,就是Port和Amp。我们以Port为例。

062.png HEOS Link

Sonos Port:为传统音响注入无线基因

Sonos Port可以被视为“流媒体播放机”与“讯源切换”的综合体,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算前级。

063.pngSonos Port

这是一款在Sonos体系中比较独特的产品,它具备模拟输入/输出以及同轴数字输出(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流媒体转盘”)。

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模拟输入/输出,一直以来都是Sonos非常“稀罕”的配置,早期也只在Play 5上有。

064.pngPort后背端口一览

以输出来说,比如通过内置流媒体功能,就可以将Apple Music等流媒体音乐以数字或模拟方式传输给后端器材,像是DAC(数字输出)或放大器(模拟输出,不限于立体声放大器)。这时的Sonos Port,就是一台讯源(流媒体播放机)。

以输入来说,如果你家里有黑胶唱盘、CD唱机,甚至是卡座或DVD播放机,当你想要在另一个房间里使用它们时,该怎么办?把播放机搬到另一个房间?当然不是!你可以控制黑胶唱片的播放,通过唱头放大或者线路输出,连接到Sonos Port的线路输入,然后将音乐无线推送给其它房间的Sonos音响,不管是Era 300还是Ray。

065.png通过有线输入来拓展应用空间

这是种“曲线救国”式的传输方式,但大大拓展了家中有线Hi-Fi音响的应用空间。

Sonos Amp呢?它就是加了立体声数字功放的Port,如果想在其它房间里安置一对立体声音箱,而非Sonos的无线音响,那么Sonos Amp既是讯源又是功放,而且还被融入到了整个多房间音乐系统中。比如另一个房间里播放的黑胶唱片,就能透过Sonos Port无线传输到这个房间,还能以立体声音箱来输出。

066.pngSonos Amp,这里是3台叠放的效果

顺带说一句,我还买过一条零售价149元的Sonos线路输入适配器,用作PC电脑的3.5mm输出。这样,我的电脑音频就能透过Era 300进行(有线)播放。

067.pngSonos线路输入适配器

071.png

其他封闭式操作系统一览

封闭式操作系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常由单一品牌/品牌集团构成。不过聊以欣慰的是,这些品牌往往都相对丰富的产品选择。

Cambridge的StreamMagic流媒体平台

072.pngStreamMagic的App界面

Cambridge Audio(剑桥音响)是个拥有丰富产品线的综合性音响品牌,从(流媒体)播放机、一体机、放大器到音箱甚至耳机,目前已历经4代更替。

StreamMagic是Cambridge 2011年推出的,采用定制硬件+自研软件的形式,同样最高精度可达192kHz/24bit,兼容Tidal、Spotify、Qobuz、Deezer和AirPlay2、Chromecast built-in等协议,可以通过StreamMagic App来完成控制。国内市场,于2024年年底起,允许通过QPlay协议来播放QQ音乐。

Lumin自有系统

Lumin是个来自香港的发烧音响品牌,专注于流媒体播放机,同时也有一体机等少许产品推出,使用专属的Lumin App来控制。

073.pngLumin的App界面

Lumin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对高清音频的支持,包括DSD512和PCM 384kHz/32bit以及对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兼容。比较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高端型号,如P1 Mini会同时配备RJ45网口+SFP光纤网络来降低电磁干扰和保障高码流的稳定传输,并且侧重于通过有线网络来达成低延迟和同步精度。从这些举措不难发现,这就是个专为音响发烧友量身定制的系统。这就难怪,连TEAC的Hi-End副牌Esoteric也会选择它的系统。

074.pngLeedh Processing Volume、MQA的设置

Yamaha MusicCast

075.png MusicCast的App界面

Yamaha(雅马哈)于2015年推出的无线多房间音乐系统,可以控制数十个音频分区,支持从无损到192kHz/24bit精度音乐传输,通过下载MusicCast Controller App进行控制,覆盖的产品包括Yamaha旗下的AV放大器(RX A3080)、网络CD播放机(CD-NT670)、无线音响(MusicCast 50)和有源音箱(NX-N500)等。

081.png

如何组建一套开放式的多房间音乐系统

对大多数人来说,直接使用移动终端(手机和平板电脑)来播放音乐,是再简便不过的。尤其是,充分利用它们内置的无线协议(AirPlay2或Google Cast),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多房间音乐系统。

这样做,优势明显:即你有了很大的灵活性。不必拘泥于同一个硬件制造商,甚至不用单独去下载某个品牌的App,而是直接推送。

目前来看,开放式多房间音乐系统寥寥可数。比如AirPlay2,但它只对Apple用户有效。其它还包括(半)开放式的BluOS以及国内应用不太广泛的DTS Fi-Play。伴随WiiM被引进,LinkPlay也勉强算一个。至于Google Cast,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做讨论。


Apple用户不可或缺的AirPlay2

082.pngApple AirPlay2

Apple有些非常实用的功能,如AirDrop,又如AirPlay2。后者于2017年推出,为“第二代无线流媒体协议”,相比初代的AirPlay,不但支持FLAC/ALAC无损音频,还有了更好的网络容错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同时串流给多个设备,并且整合进了HomeKit,支持场景联动和Siri控制。

就Apple本身来说,它有完善的音乐(Apple Music)、播客(Apple Podcasts)、电视(Apple TV)的应用,丰富程度已无对手。音乐推送的对象,不仅有自家的HomePod智能音箱,但凡能联网的无线音响以及部分AV放大器、流媒体播放机乃至智能电视,都可以实现AirPlay2的推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rPlay2不仅仅是为Apple用户配置的,也为许多音响品牌迈入智能化/多房间应用打开了一扇门。

083.pngApple拥有完整的生态建设

因此个人觉得,在智能互联和流媒体音乐播放上,对AirPlay2添加任何溢美之词都是恰当的。我使用过的多个多房间音乐系统,从Sonos、BluOS、HEOS、StreamMagic到Lumin,它们的产品都同时支持AirPlay2。

对于安卓用户来说,也许他们必须单独下载音响品牌的App,但Apple用户,许多时候,直接用AirPlay2就能完成音乐的推送(具体设置可能还是需要在产品App中进行)。

从Macbook、iPad到iPhone推送音乐

总结一下:对Apple用户来说,AirPlay2是实现多房间音乐传输的最优解;对影音爱好者来说,其开放式协议和无损支持,也使其成为多房间系统的基石选项。

091.png

Lenbrook的BluOS流媒体系统

严格意义上,BluOS并非是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作为高保真无线多房间流媒体音乐系统,它主要应用于加拿大Lenbrook集团旗下品牌的品牌,如NAD、Bluesound等,但它同时也逐步开放给DALI、PSB这样的品牌来使用(需硬件上支持BluOS协议)。

092.pngLenbrook集团旗下的BluOS

BluOS的优点有哪些?支持192kHz/24bit的高清音频传输,最多支持64个分区。它还是率先支持MQA(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音频编解码的应用。MQA在2022年时推出了名为SCL6、用于无线传输的压缩编码技术,又称MQair,其无线传输速率高达20Mbps(是高通aptX Lossless的20倍),且最高支持到384kHz/24bit。

093.png模块化设计,可与Dirac Live一同运行

BluOS是软硬件一体的组合。在NAD的器材上,它们通过MDC模块组装在机身背部。这样做,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是否加装(与Dirac Live一起),比如MDC2BluOS D模块;未来需要硬件升级时直接更换模块即可。

全宅领域,BluOS与不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无缝集成,包括Control4、Crestron、Lutron、KNX、ELAN、URC、RTI和Amazon Alexa。


DTS Play-Fi:从影院到多房间音乐传输

DTS Play-Fi可以说是多房间音乐或无线影院传输中的“先驱”,因为它诞生于2012年,而且由于DTS自身的特点,是完全开放式的系统。参与其中的品牌,范围相当广,除了DT、Audiolab、Arcam这种传统的音响品牌,也有海信、飞利浦、夏普这类电视大厂,甚至于还有HP、Acer电脑品牌。考虑到DTS是以家庭影院环绕声起家的,这样就不奇怪了。

094.pngDTS Play-Fi

DTS Play-Fi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将不同品牌、型号的无线音箱连接到一起,而且因为是Wi-Fi局域网传输的,理论上可以传输高品质音乐(192kHz/24bit)且没有延迟。

095.pngDTS Play-Fi操作界面

DTS Play-Fi Immersive Home Theater(沉浸式家庭影院)可以透过智能电视来构建无线影院,利用智能电视内置音箱、无线Soundbar乃至独立的环绕声音箱(包括天空音箱)和无线超低音,最多可构成12声道(7.2.4声道,其中2个超低音声道合并为1个)的无线影院系统。不仅传输DTS:X和Imax Enhanced的沉浸式音效,同样支持Dolby Atmos。

096.pngDTS Play-Fi支持家庭影院配置


WiiM的Linkplay

1001.pngWiiM利用Linkplay进行多房间传输

Linkplay有点类似于BluOS,除了给旗下品牌WiiM使用,同时也授权给Arylic、OSD Audio、Andover 等众多品牌,因此算是(半)开放式系统。这些品牌的相关产品,很多内置流媒体功能,可以实现相互通信,构建起由不同品牌/器材组成的多房间音乐系统。

伴随WiiM进入国内市场,我们可以对此做些推荐。

1002.png WiiM通过简单连接组成多房间系统

功放一体机,推荐WiiM Amp,只需添置一对书架箱即构成了完整的轻Hi-Fi系统。流媒体播放机,可以推荐WiiM Pro Plus。就算是最贵的WiiM Ultra,附带HDMI Arc、支持房间修正等功能,零售价也仅为3299元。

1003.pngWiiM“全家福”

结语

多房间音乐系统,是个蓝海市场,投身其中的品牌越来越多。

除了我们这里提到的,其实诸如KEF、Bang & Olufsen(Beolink Multiroom)、Audio Pro Multiroom等,都有不少产品参与其中。

这大致上说明了两个趋势:多房间音乐,由于其便利性和大众化,越来越受到普通消费群体的欢迎;由此也使得那些想要拥抱大众消费市场的Hi-Fi音响品牌纷纷投入其中。当然,这是个值得倡导的事,因为唯有此,才能收获更大的市场。

在入门级系统中,流媒体播放机/一体机的竞争正在变得更加激烈。之前的竞争,可能在NAD、Marantz、Cambridge这样的Hi-Fi品牌中进行,Bluesound、Sonos这样的一体化音响品牌加入进来后,既抢占了一部分大众市场,但也给予了那些消费者未来可能升级Hi-Fi/流媒体系统的可能性。当然,即便是在入门市场中,竞争也相当白热化。两年前我还在感慨Cambridge推出那种不带屏幕的流媒体播放机(可以省却显示屏的成本),如今又看到了WiiM的出现。

我们期待有更多品牌的加入,让多房间音乐系统可以造福更多的爱乐者。

1004.png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